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法制新闻 >
2012中国公司法务年会聚焦四大热点话题
图为2012年中国公司法务年会现场。本网记者 杨晋峰摄
文/《法人》记者马丽
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公司法务界发生了什么,又在思考什么?2013年1月5日、6日,由法制日报社指导、法人杂志和中国公司法务30人论坛主办的“2012年中国公司法务年会”汇聚了200多位公司法务界和律师界的精英人士,试图就此给出答案。
中国移动总法律顾问陈丽洁、中石化法律事务部主任张吉星、东航总法律顾问郭俊秀、武钢集团总法律顾问刘新权、中国人保集团法律合规部总经理李祝用、平安集团首席律师姚军、中电电气集团副总裁、原中国化工集团总法律顾问西小虹、宇龙通信首席法务官郭建军、新奥集团总法律顾问郜志新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国际院长杨壮、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张远煌教授等50多位嘉宾出席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参加年会或发表演讲的代表还包括来自中国电信、中信集团、励德爱思维尔集团、瑞银、IBM、创维、腾讯、联想集团、乐视网、58同城、百度、大连银行、莱芜钢铁、山东商业集团、中铁资源、中燃投资、奇虎科技等公司的法务部负责人及10余家国内外知名律所的合伙人。与会代表就公司法务的战略价值、公司法务部门的管理策略、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与法律合规应对、海外投资的法务实践、知识产权的法务实践、互联网法律政策前沿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
据悉,本届中国公司法务年会举办了六场主题演讲、两场沙龙、三个主题论坛,有超过200位来自实务界的企业法务和外部律师和来自主流媒体的30多位新闻界的朋友参与了年会的讨论和报道。
央企法务制度日趋完善
2004年,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连续实施法制工作三个三年目标,旨在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保驾护航。随着前两个三年目标实施,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的体系机制基本建立,作用成效进一步显现。
以中国移动为例,近年来,中国移动法律工作的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法律制度逐步完善,法律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强化,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持续的推进,法律基础管理工作效能也在明显提升。中国移动总法律顾问陈丽洁在公司法务年会上分享了中国移动法务工作的具体经验。
中国移动的第一个经验是做好支撑服务,在助力企业发展中创造价值。陈丽洁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移动法律团队始终服从服务于公司改革发展的大局,坚持三个服务———“超前服务、全面服务、高效服务”,强化支撑保障能力,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第二个经验是加强审核把关,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陈丽洁指出,健全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企业法律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战略性举措,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法律风险的管理体系。中国移动从2005年开始了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经历了理论体系的构建、实验实施、全国推广、完善提升这样四个阶段,比较有效地实现了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深化和完善。
第三个经验是健全组织体系,在工作力量和机制上建立保障。企业法律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构建一套强有力的工作支撑保障体系,中国移动以国资委“三年目标”为契机,全力推进全集团法律机构的人员队伍建设。根据陈丽洁的介绍,目前集团公司和32家重要子公司都配备了总法律顾问,成立了法律事务机构,大部分地市分公司还设立了专职的法律管理岗位。
民企法务探求核心价值
“有人说老总要习惯法务人员说‘不’,但肯定不能是简单地说‘不’。”宇龙通信首席法务官郭建军在年会发言中指出,如果在座的公司律师整天都对老板说“不”,估计老板几天就把你请走了。郭建军认为,法务工作的关键是要告诉老板为什么说“不”。
他指出,公司法务核心价值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风控,企业法务所做的工作,不论是合同审核还是案件管理以及其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风险防控;二是竞争,利用商业秘密、诉讼等法律手段为公司的发展做贡献;三是经营,不仅将法务部定位为职能和风控部门,同时它还是盈利部门。“能做到‘风控、竞争、经营’六字,企业法务在公司的地位就无人撼动了。”郭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