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法制新闻 >
全国“两会”环境法制热点回顾与预期
■“两会”展望
时间走得悄无声息,不停不等,沉淀过去,开启未来。
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我们回顾历年全国“两会”代表热议的环境法制话题,重温那些真知灼见,期冀着环境法制的热点再现。透过一年又一年的“两会”话题,我们见证着环境法制发展的轨迹。
这些热点,是否再度呈现?
《环境保护法》修订何去何从?
现行《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21年之久,目前已经明显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和环保发展的形势。在历年全国“两会”上,关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建议、提案都会出现,今年全国“两会”上,《环境保护法》是否会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
仅2004年~2006年的3年中,全国“两会”期间,多达400余人(次)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修改《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环境保护法》也在加快修法步伐。2010年2月23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人大法工委、环境保护部联合组织召开了《环境保护法》修订专家座谈会,对《环境保护法》修订原则以及适用范围、基本原则、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近日,全国人大环资委也指出,根据代表、委员们的建议,全国人大环资委建议将《环境保护法》有关条款修改列为法律清理的后续工作,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
法律的修订关系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其影响非同小可。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有关《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建议仍将会牵动许多人的神经。
减排法制化步子会迈多大?
保证减排指标如期完成,哪些政策将会出台?怎样的机制需要建立?“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对“十二五”规划的审议必然成为重点,这些问题也自然成为必答题。
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的减排之路,一些地区进行的有益尝试取得了成效,值得借鉴。例如河北、山西等地,在开展污染减排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地方性环境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环境责任,对大气、水、固体废物等分别制定严格措施,并将诸多创新性减排措施纳入法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污染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十二五”期间,减排指标将由两项增为4项,重压之下,如何保证减排指标按质按量完成?通过立法,明确污染减排中的政府责任,赋予“十一五”减排中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手段以法律强制力,应成为保障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污染减排法制化如何推进能否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区域联防联控如何确立法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