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媒体新闻 >

新媒体对自然灾害新闻事件报道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自然灾害类新闻报道中作用日益凸显,探究其原因是由于新媒体传播中的优势所致,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传播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些弊端,寻找应对策略,扭转其在传播中的劣势,使新媒体更全面地报道自然灾害类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媒体;自然灾害类新闻事件;优势;劣势;策略

在2013年4月20日北京时间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当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无情的瞬间降临时,各大媒体迅速做出反应,在此次报道中,除了传统媒体对灾区情况进行快速报道之外,新媒体在此次报道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标志着新媒体从对传统媒体进行补充报道的角色转化为主流媒体的角色。

“自然灾害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1]”自然灾害事件属于危机事件范畴中的一种,因其公共性、突发性、危害性等特征,受到了媒体广泛的关注,在传统媒体对其深入报道的同时,新媒体更是以自身的优势成为了自然灾害类新闻事件报道的优势媒体。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种类

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指在新的技术条件支撑下,新兴的一种媒体形态。笔者十分赞同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的观点:“新媒体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新出现的媒体形态,如互联网上的很多媒体业务都是新出现的媒体;二是非传统媒体由于新的技术手段而进入媒体,如手机从通信工具成为媒体;三是传统媒体领域新的机构、新的重组。传统媒体数字化以后导致运营理念、运营方式和运营对象的改变,如广电的数字化。[2]”通过解析赵子忠教授的观点,可以将新媒体概括为具有数字化、个人化、互动性等特点的媒体。互联网上极为盛行的微博、博客、论坛等;以手机为载体的手机视频;用于即时通信的微信、QQ等,都可以称作是新媒体的范畴。

二、不同种类的新媒体在雅安地震报道中的表现

(一)微博、博客

微博发送首条雅安地震的信息仅用53秒,雅安地震发生的时间是2013年4月20日北京时间8点02分,在8点02分53秒的时候,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大约在之后的近一个小时内,就有1300多条微博发布了“雅安发生较为剧烈地震”的信息。其中既有灾区居民,也有名人、企业等对地震消息的转发。地震发生以后,微博成为灾区向外联络的重要的“生命线”。人民日报头条新闻拥有大量粉丝关注的微博,陆续发布了相关的消息。在2013年4月20日下午,雅安地震的相关信息占据了新浪微博话题榜的前5名。

雅安市防震减灾之家的网易博客,曾经在地震发生之前就发表了《芦山地质考察有思》、《芦山太平至大川断裂构造地质考察散记》、《雅安市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培训》[3]等相关日志,向广大民众教授了一些有关地震自救的知识。地震之后的总访问量快速增加至18334条。可见微博和博客传递信息的及时效、随意性、有效性都是不可小觑的。

(二)微信、QQ等即时通讯

在地震发生之后,由于一些通信设施遭到破坏,部分地区的电话、短信不通,微信成为了灾区人民和外界的家人、朋友联系的有效工具。“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平台除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征集现场真实情况外,也呼吁大家不要反复拨打四川的电话,多用微信、短信联系,把宝贵的通信通道让给生命救援。[4]”微信方面也曾表示,微信启动一对一的客服服务,从而帮助灾区的灾民和公益机构。与此同时,为救援团队开辟微信群等联系方式,为公众账号以及公益组织账号扩容达到2000人。雅安地区各个机构开放了免费WIFI,救人成为了第一目的。在QQ上,人民也谈论着雅安地震的相关话题,在QQ装扮上也推出了为雅安祈福的免费装扮。新媒体在此次救灾、联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手机视频

在地震发生以后的2013年4月20日的11:25:00网上就有优酷的网友上传了手机实拍的四川雅安地震现场一片混乱的视频。该视频第一时间记录下了灾难发生一瞬间的情景,成为了先于传统的电视媒体视频的一手资料。该视频十分具有现场感和珍贵资料的价值,成为草根报道视频时代的见证。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其中的拍照、录像功能不断完善,视频的生产已经变得不再困难,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中形成“摄像记者”和“被摄对象”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人都可以成为视频影像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