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贪污罪 >

套取国家退耕还林款构成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套取国家退耕还林款构成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作者:岚皋法院 郭友安  发布时间:2010-09-21 10:03:12

分享到:  新浪

分享到人人网

 人人网 QQ空间    【字体: 】 【】 【】

【要点提示】 

    2002年4月11日,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在此基础上,于同年12月正式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对退耕还林的规划、检查、验收、资金和粮食补助的发放,以及违反该条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均作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挤占、截留、挪用退耕还林资金或者克扣粮食补助;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资金和粮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其他好处,从而构成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乡、村级公务人员职务犯罪尤为突出,涉及的罪名有贪污、诈骗、受贿、挪用公款、侵占、滥用职权等,由于个案的不同,有些案件界于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之间,定性较难把握。本文结合审判实例,对退耕还林中经常出现的职务犯罪略作比较研究,在此抛砖引玉,以求更多的人关注退耕还林工作、更好地规范退耕还林工作,更准确地定罪处罚。

【案例索引】

    岚皋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0)岚刑初字第15号

【案情】

    公诉机关岚皋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王某

    被告人李某

    2002年,岚皋县林业局在该县某镇黄金村实施退耕还林,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一亩退耕还林必须配套一亩荒山造林,因黄金村实施的荒山造林面积不够与退耕还林面积配套,县林业局在设计时只为黄金村设计退耕还林面积1439亩,形成黄金村村民实际退耕面积大于林业局设计面积的情况。在给农户分配退耕还林面积时,黄金村党支部、村委会商议决定,对村民的退耕还林面积按其实施退耕还林地合同面积的80%比例折算,对村集体实施的退耕还林按实际面积计算,由村会计王某具体负责计算。被告人王某给村民按80%的比例折算之后,指标结余了67.2亩,便将这一情况向时任村支书的李某进行了汇报,两人商议后将这67.2亩指标予以隐瞒,分别挂在杨某(五保户)、张某(五保户)、曾某(已死亡)、马某(全家外迁居)四人名下。2003年底退耕还林补助款兑现时,被告人王某与被告人李某私刻了“杨某、张某、曾某、马某”四枚私章,并用这四枚私章领取了67.2亩退耕还林第一、二轮的国家补助1.3357万元。套取截留后存放于被告人王某处,准备用于修建村级公路。后在被告人李某的提议下,二人将这1.3357元予以平分。此后,二人自2004年5月起又先后四次平分了这67.2亩退耕还林第三至六轮国家补助款共4.0070万元。

【分歧】

    本案中李某、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存在以下几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王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法律拟制的国家工作人员。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本案中,二被告人利用其担任的村干部职务之便,在协助政府实施退耕还林的公务过程中,将国家兑付的退耕还林补助款5.3427万余元平分后占为已有,其行为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王某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该罪与贪污罪形成法条竞合的关系。其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基本相同。两罪最本质的区别是犯罪主体不同。通常贪污罪的主体要求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求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其次是侵犯的客体不同。贪污罪侵犯的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单位(即本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它是一种单一客体,即只侵害了单位财物的所有权,不涉及到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问题。同时两罪所侵犯的犯罪对象也有所不同。本案中,由于县林业局为黄金村设计的退耕还林面积与黄金村村民实际退耕面积不同,在给农户分配退耕还林面积时,经黄金村党支部、村委会商议决定,对村民的退耕还林面积按其实施退耕还林地块合同面积的80%比例折算,对村集体实施的退耕还林按实际面积计算,按此方法计算之后,指标结余67.2亩,此时,该67.2亩退耕还林面积的收益性质上亦属村集体所有的财产。二被告人为了促使67.2亩退耕还林面积收益顺利兑现,采取使用杨某、张某、曾某、马某四人之名,将套现的第一至六轮退耕还林国家补助款占有私分。因其侵犯的是本单位的财产,故应按职务侵占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黄金村村民现实中实施了退耕还林行为,国家应当按规定给予其相应的退耕还林补贴,国家在发放该67.2亩退耕还林补贴款时,因国家财产并没受到任何损失,且分配退耕还林面积经黄金村委会通过会议集体决议定案,该67.2亩退耕还林补贴款的财产性质已变更为村集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