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媒体新闻 >
丝路申遗: 挑战 创新 合作_媒体关注_雅昌新闻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以下简称“丝路”)申遗成功了!这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超大型文化遗产,是当今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第一例申报成功的“丝绸之路”遗产,是《世界遗产名录》中规模最大、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文化线路,也是中国首例跨国联合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
作为梁思成、刘敦桢先生50多年前创立的建筑历史研究所,有幸在2007年就介入了丝绸之路遗产申报工作,并怀着对这一人类极为伟大的文化遗产无与伦比的情感,坚定、甚至坚忍地伴随着项目申报过程中的各种历练,终于在8年后迎来了我们心中期盼的、值得世界共贺的成功消息。
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个申报过程包含了诸多工作环节,其中既有学术性质的专题研究,也有工程性质的项目设计,还有综合性质的管理规划。其中最具统领作用的当属文本编撰——重中之重。它需要解决有关申报的所有基本问题:申报什么?即时空界定+遗产辨认;是什么?即价值标准;为什么?即价值特征;怎么认定合规?即完整性、真实性评估;如何保护?即保护管理保障,如此等等,《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都有明确规定,然而每项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又都是千差万别的,白纸黑字的条款在运用时绝对不是“套用”之类的省心事!
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丝路”项目的文本编制任务时,发现这是一项关系层层叠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搞不清就添大乱的超大型文化遗产:
首先需要在概念上区分总体和局部——区分横跨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总体和作为她的局部“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并作出相关准确、清晰的、可区分的遗产描述;然后接下去要将总体的局部,即我们的真正目标做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资产实体——所谓“廊道式”的文化线路遗产,需要明确声明自己所拥有的“突出普遍价值OUV”。两者之间的时空界定、遗产描述、传播轨迹、价值特征等等,几乎处处都可能产生纠结,须时刻保持警惕!
其次,在历史知识的信息量上,我们也面对着极大的挑战。中国历史的朝代、诸如唐宋元明清之类我们可以很熟练地运用。但走出中原、经由河西走廊走向西域,问题就逐渐复杂起来了;倘若再翻越大山、无论是帕米尔高原还是天山山脉,山那边的问题就更不清楚了。为此我们在撰写关于七河地区的地理——文化概述时,无论我们引用国际主流学派的《泰晤士历史地图集》、《不列颠大百科》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撰的《中亚史》等资料的说法,都不能获得吉国、哈国同行的认可。因为可以说,迄今为止,亚欧北方草原的文明发展整体脉络研究迄今尚不够清晰。处于这种状况时大家往往无法推进,导致文本或补充材料搁浅,只剩下我们执笔者的“一筹莫展”了。
凡此种种,“丝路”文本的编制所面临的挑战便是非同一般的了——为了描述她,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学习、查考和理解她;为了寻找和提炼她的遗产价值,我们用上了前此若干申遗文本的全部编制经验,在足够广的范围内,逐项逐条开展比较、思辨、分析、归纳与提炼;为了符合《伊廷根文件》所提出的系列遗产申报要求,我们自创了一套分区分类体系,以此建立起散布于5000公里跨度上、分布于3个现代国家的33处申报点的“整体性”;为了阐述《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规定的价值标准,我们对极为庞大的信息量进行了艰难的、不懈的梳理和高度凝练,企求达到最概括的准确和完整;在主撰文本过程中,为了与哈国、吉国的同行能达成一致,我们必须不断修正自己的中国语境为“国际通用型”;等等。
所有这一切,我们只能说是仅仅开了一个头。时至今日、在申遗文本都正式提交了一年半之后,我们心中依然有着许许多多想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趣、而且对中华文明的西来东去之影响、甚至对亚欧大陆的发展格局与文明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问题也引发我们欲从人类的城市史、建筑史角度去探寻和研究:长距离的交流交通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与衍化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其后的动因或促因是什么?产生的结果如何评判?对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或重要性?
如果说,我们经过“丝路”文本编制的挑战有什么体会,或可归结到主要的两点:一是注重集成创新。文本编制过程中,因为史无前例,故所有的学术和技术挑战无一不是通过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集成创新予以应对,包括我们对事物之间内在的关系及其动态概念的不断关注与深化,兹事体大,由此我们打开了一条全新的探讨人类文明与文化研究的角度。二是团队合作。面对现代信息社会的快节奏和大量数据,面对人类的多元文化研究和世界范围的视野,传统的学术研究方式已经难以应对,只有坚持集成创新和团队合作,方能承担起复杂、多样的遗产价值研究挑战。这次丝路申遗文本的编制成功,得益于中哈吉三国专家的竭诚合作,得益于与全国学术界、遗产界的密切合作,更得益于历史所每个成员的全力投入。可以说,如果我们没有这么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没有这么一种难能可贵的无私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传统,是绝对不可能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