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抢劫罪 >
关于抢劫罪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四川大学》 2004年
获取最新
关于抢劫罪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曾祥海
【摘要】:抢劫罪作为严重侵害人身与财产权利的一种犯罪,自古以来就是刑法打击的重点。我国现行刑法也将抢劫罪置于侵犯财产罪之首。因此,正确认定抢劫罪并给予犯罪人以相适应的刑罚,对切实有效打击抢劫犯罪意义重大。但由于一方面现行刑法对抢劫罪的规定概括性强,而且法条文字本身具有多义性与模糊性,导致目前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在关涉抢劫罪的对象,未遂与既遂的区分标准,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入户抢劫的认定等问题上也尚未形成普遍共识;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抢劫犯罪不仅多发常见,而且情形千姿百态,相当复杂,亦非法条和解释所能概括。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司法实务中抢劫罪认定与量刑的混乱。有鉴于此,笔者对有关抢劫罪认定中尚存分岐的几个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对抢劫罪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通过研究,笔者认为: 1、抢劫罪的对象包括人身与财物。而财物的理解应从三个方面把握:能够体现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且为被危害行为所作用;具有一定财产性价值,但不限于客观上的经济价值,主观上具有一定价值也可;财物之非法占有或者取得在于转移其物之支配。故不动产、非法所得财物、违禁品、借据均能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2、转化型抢劫罪构成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行为人实施了任何形式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二、,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或者在刚逃离开现场即被人发现而受到抓捕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故意实施了足以对被害人精神产生强制的暴力或暴力威胁行为;三、实施暴力与暴力威胁行为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之目的。 3、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判断应以具备刑法分则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 准。基本构成的抢劫罪、加重构成的抢劫罪与转化型抢劫罪都存在未遂形态, 且以行为人是否非法占有了受害人的财物为既遂与否的区分标准,但转化型抢 劫罪中行为人的非法占有应是在实施后续的暴力或暴力威胁行为后的占有。 4、“入户抢劫”应是行为人非法进入私人住宅及具有私人住宅特征的其他 场所进行的抢劫。转化型抢劫罪构成“入户抢劫”应具备两个条件:行为人当 场实施的暴力或暴力威胁行为是在户内,而非户外,且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人特别是转化型抢劫罪中共同犯罪人是否构成“入户抢劫”, 还应根据具体案情,结合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来认定。 关键词:抢劫罪对象转化型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入户抢劫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晟;论抢劫不动产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安玲;;不动产与动产划分之罗马法与近现代法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7年04期
2 夏勇,柳立子;论加强对不动产所有权的刑法保护[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夏琳;王敏;;抢劫罪对象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4 束钰;;抢劫罪对象的个别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5 何梓雍;;论动产与不动产的分类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6 李萍;论抢劫罪之行为对象[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严超;;不动产是否能成为抢劫罪对象[J];消费导刊;2007年13期
8 徐乐夫;;谈民法中的动产与不动产[J];政法学刊;1987年01期
9 李亮;对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罪对象的探析[J];河北法学;2001年02期
10 冯亚东,刘凤科;论抢劫罪客体要件之意义[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志民;抢劫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际宏;论寻衅滋事罪[D];武汉大学;2004年
2 叶智坚;论财产犯罪的对象[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方毓敏;抢劫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陆雪松;抢劫罪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林俊辉;论不动产可以成为夺取罪的犯罪对象[D];厦门大学;2006年
6 宋向岭;论非法侵入住宅罪[D];厦门大学;2006年
7 赵德江;抢劫罪的客体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王兴鹤;论侵犯财产罪的法益[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海燕;;抢劫罪的若干问题[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李佳丽;;“入户抢劫”若干问题探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刘慧萍,张晓梅;试论认定抢劫罪的几个难点问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熊洪文;再谈对抢劫罪之加重情形的认定[J];人民检察;1999年07期
5 刘义军;徐树波;;别以为“小打小闹”不犯罪[J];乡镇论坛;2006年15期
6 李华围;黄招荣;;对与抢劫罪有关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甘肃农业;2006年07期
7 肖晚祥;;抢劫罪“加重情节”的把握与适用[J];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2年01期
8 夏强;抢劫罪三题探微[J];当代法学;2001年04期
9 逄锦温;抢劫罪司法认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10 孙俐俐;浅析抢劫罪司法加重情形[J];检察实践;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论抢劫罪中“入户抢劫”的认定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彭秋和;;核天体物理学的某些重大疑难问题[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3 ;使用“L波段(1型)”雷达的疑难问题与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崔进国;;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疑难问题的处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徐静;;夏季地面气象观测中的疑难问题解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窦全安;;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异同[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赵永贵;;工程物探与检测疑难问题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邓万飞;;对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理性思考[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统一战线基本问题与疑难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向明;;对当前组织税收收入工作中疑难问题的探讨[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安国;入室盗窃后当场使用暴力如何定性[N];西部法制报;2008年
2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 钟越 戴立新;转化型抢劫既遂、未遂如何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倪晓;抢劫家人抢回赌资一般不定抢劫罪[N];法制日报;2005年
4 陈红 廖德华 检 远;黄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N];自贡日报;2005年
5 徐建东;直接向被绑架人勒索财物应定抢劫罪[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汪海鹰;刘某抢劫之后又杀人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孟琳 华佳;不满他人与女友来往而索取钱财如何定性[N];江苏经济报;2009年
8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 陈建军;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区别[N];江苏法制报;2011年
9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非法拘禁他人逼其交出财物构成抢劫罪[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林阿民;夺她衣裤窍走钱财应定抢劫罪[N];西部法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沈志民;抢劫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任海涛;承继共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明辉;复行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蒋涛;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万选才;刑法谦抑的司法实现[D];武汉大学;2012年
7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韩良;金融不良资产估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陈磊;商业瞒骗走私犯罪刑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传红;抢劫罪适用中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2 陈江舜;抢劫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祥海;关于抢劫罪认定中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张金海;抢劫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王蓓俊;抢劫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李经验;抢劫罪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7 刘晓筠;抢劫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王婧华;抢劫罪加重量刑情节与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9 宋明生;抢劫罪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朱明棣;关于抢劫罪认定的若干问题[D];湘潭大学;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