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媒体新闻 >
我对中国新闻媒体的理解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新闻的力量——我对中国新闻媒体的理解 (2013-06-13 22:27:03)
标签: 新闻评论 新闻讲座提纲 新闻的力量 李光满 华中电力报 文化 分类: 真实的力量--新闻作品
今天,很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跟大家进行交流,能够谈谈最近一段时间我对从事电力新闻工作的思考。正如我去年底发表在华中电力报最后一期的《桑榆满地落霞满天》那篇回忆文章中表达的,新闻于我是既欣慰又遗憾,既骄傲又伤感,真的是桑榆满地,落霞满天。同时近一年来,我也经历了一些事情,对这些事情的总结与评价或许还有待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但至少对我来说,是无怨无悔。
从事新闻工作在中国是一项很无奈的事业,更别说在我所在的这样一家企业里从事新闻工作,更显得无奈。但我们不能因为无奈而放弃,我们仍然能从中获得许多的乐趣和价值。尽管这种乐趣和价值离新闻比较远,离我们的新闻理想更远,但只要我们足够努力,足够坚韧,只要我们能够坚守这一方阵地,我们仍然能够收获丰硕的果实。
对新闻,我其实是一个门外汉,回头看这么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过程,感到十分惭愧,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在外面的人看来,我们的工作也许十分光鲜,可由于懒堕,本可以做得更多更好的,本来可以写出更多好作品的机会让我们错过了,而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无法弥补,因此现在当我们回顾的时候,就会责怪自己,为什么我当初没有做得更好呢?我对你们说这些,是希望大家趁现在还有机会和时间,把我们要做的新闻做得更好,做到不留遗憾。
一、 新闻与宣传
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什么是宣传?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的讯息表现手法。在西方,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被放在政治脉络(环境)中使用,特别是指政府或政治团体支持的运作。同样的手法用于企业或产品上时,通常则被称为公关或广告。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新闻强调客观性,宣传强调主观性。新闻注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而宣传则注重处置新闻事件时的态度。新闻关心的是事件本身的状态,宣传关心的是事件对相关主体的影响。就此,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国新闻的功能、作用就能判断是新闻还是宣传。
中国的主流媒体包括央企的主流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说都宣传工具而不是新闻媒体。大家可以看看主流媒体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报道角度、焦点位置就可以分析出是宣传还是新闻。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有选择性的报道,关键是你选择了谁作新闻的主角,媒体在把关注点引向什么地方。新闻报道只报道事实,不等于政府新闻发布会,也不代表官方的态度。当我们把新闻媒体当成党和政府的喉舌的时候,媒体就不再是新闻媒体,而是宣传工具。
其实新闻媒体不仅是报道新闻事实,更是大众利益的守望者。新闻媒体首先要脱离政府或政党,站在公正立场上报道事实真相,才能真正成为守望者,才能真正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否则只会沦为某些利益集团(政府也是利益集团)的工具。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掀起了一场“扒粪运动”“黑幕揭发者”,黑幕揭露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社会作用,它不仅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的觉醒,更把舆论监督的观念深入人心,最终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调查。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非常相似,腐败泛滥,政府沦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表,媒体沦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当下的中国非常需要来一场“扒粪运动”,揭开那些黑幕,把那些政府与利益集团相互勾结的丑闻公之于天下。
我认为新闻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提供真实的信息,二是对政府进行监管。刘铁男事件中产生的“中国式新闻家奴”充分说明中国的新闻媒体沦为了一种工具,政府的作为需要监管,而新闻是监督政府行政透明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 中西方新闻比较
中西方新闻理念和表现方式有许多差异,我这里只讲三点,这三点代表了中西方新闻差异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