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法制新闻 >
2013年中考思想政治时事热点专题8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法治国家(全国通用)
2013政治时事热点专题8 完善民主法制 建设法治国家 热点材料聚焦 材料一: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等2012年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根据会议通过的议程,本次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正案草案、精神卫生法草案,首次审议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旅游法草案、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等。 材料二:中共中央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12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薄熙来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中央强调,对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的查处,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和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不管涉及到谁,不论权力大小,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材料三: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人民网北京2012年lo月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组长贺国强在召开的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第22次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总结党的十七大以来查办案件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始终保持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强劲势头,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把查办案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保持了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对腐败分子不管涉及到谁,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据统计,从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4万多件,结案63万多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万多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4万多人,坚决查处了薄熙来、刘志军、许宗衡等一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 材料四: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2012年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晓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 材料五:公开“三公经费” 2012年的“三公经费”公开有了不少改进。依照程序,7月19日起,有关中央部门开始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等有关数据。截至当天下午19时,不到一天的时间,已经有92家中央部委在其网站上公开了“三公经费”等情况。 材料六: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2012年lO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fl-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白皮书。白皮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和支持。 教材知识链接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公民责任意识的表现。青少年要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3.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 4.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正确行使权利,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予以维护。 5.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建议权,未成年人也享有监督权、建议权;公民行使监督权、建议权可以过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等方式实现。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体公民都要树立宪法意识。 7.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8.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命题拓展迁移 1.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草案说明了什么? 2.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的发布体现了什么治国方略?坚持这一方略有何重大意义? 3.公布“三公经费”保障了人民群众的什么权利?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这一权利? 4.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有什么意义? 5.国家对薄谷开来等重大案件的依法审判有何意义? 6.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新题抢先练 一、选择题 2012年10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据此回答1~2题。 1.白皮书称,中国司法改革要坚持依法推进,以宪法和法律规定为依据。之所以要以宪法的规定为依据,是因为宪法 ( ) 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和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健康发展 2.加强人权保障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白皮书大篇幅记述了有关内容。“加强人权保障”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 ( )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受教育权 3.2012年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张晓军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晓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此判决结果告诉我们( ) ①法不可违,违法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法律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律通过惩治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012年5月9日,滕州市公安机关“打黑恶、反盗抢”夏季严打整治启动仪式在龙泉文化广场举行,全面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为全市经济发展、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对此活动正确理解的是 ( ) ①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法治 ②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③依法治国离不开人治 ④开展严打活动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5.2012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 识。这说明了 ( ) ①宪法只对党员领导干部有约束作用②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③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④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2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第七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宪法实施法治论坛”时强调,面向未来,加快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是要遵守宪法,依宪执政,依宪治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 ) ①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对漫画“答非所问”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是行政不作为的表现②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③不利于树立政府公信力 ④加强了政府与公民的相互交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简答题 8.2012年6月25日至29日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部署的全国检察机关第十四个“举报宣传周”,本次“举报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惩防并举保障民生”。以关注和保障民生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反腐防腐意识,提高人民群众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积极性。据悉,2012年1月至5月,拿国检察机关共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l3 870件.l8 856人,其q-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3539件4293人,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5 642件6。148人,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件7 812人。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佧么样的治国方略?其主体是什么? (2)国家实行这一方略有什么重要性? 三、分析说明题 9.材料一:2012年7月17日,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1)》对外公布。报告称,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除通过了现行宪法外,还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39件,行政法规714件.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8 921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材料二:2012年5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到中国政法大学为其建校6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亲切问候。他希望政法院校广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大力弘扬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捍卫者。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有何重要意义?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对建设法治国家的两点期盼。 2013政治时事热点专题8 完善民主法制 建设法治国家(参考答案) 命题拓展迁移 1.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事务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途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而不是少数国家公职人员以言代法,以权治民。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①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②实施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①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②公民应依法正确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触国脚 随宙震崤攀反映情况;采取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博客、走访举报或反映;或通过新闻媒体、报刊等进行监督。 4.①我国鼓励并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④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⑤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5.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②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化锯社会矛盾。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 6.①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努力做一名具有高尚道德和高度法制观念的合格公民。②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贡献。 新题抢先练 1.A 2.B 3.A 4.A 5.B 6:C 7.D 8.(1)依法治国;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9.(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 (2)①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③司法机关切实做到公正司法。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切实做到依法行政。⑤公民进一步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法律义务。 初中学习网,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