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关注青少年抢劫犯罪问题

关注青少年抢劫犯罪问题——案例二 (2007-02-13 11:59:11)

分类: 青少年犯罪问题

兄弟在银行抢劫获轻判弟弟称考上大学无钱交费

 

 

昨日,弟弟王向忠(左)听到审判结果后舔了舔嘴唇,哥哥王向东则一直低着头。

  本报讯 2006年7月18日,刚刚考上大学的天津小伙王向忠和哥哥王向东,在朝阳区麦子店一家银行门口,将储户何先生6.7万余元现金抢走。事后王向忠说自己抢劫是为了筹集上大学的学费。昨日上午,兄弟二人因犯抢劫罪一审被朝阳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和9年。

  弟弟当场被抓哥哥随后自首

  王氏兄弟来自天津蓟县,弟弟王向忠20岁,哥哥王向东23岁。

  法院查明,2006年7月18日,兄弟俩在朝阳区麦子店枣营北里一家银行门口锁定储户何先生,当何先生取出6.7万余元现金走出银行时,王向忠手持木棒击中何先生头部,并抢走装有现金的纸袋。

  据法官介绍,何的呼救引起路人注意,几名路人合力将王向忠逼进一个小区,民警随后将王控制。哥哥王向东于当日向警方投案。

  惊慌扔掉纸袋抢劫变成未遂

  王向忠说,当时由于害怕,他在逃跑时将纸袋扔掉了。正是因为这个情节,他的行为由抢劫变成了未遂,检察机关在起诉时建议法院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院审理后采纳了这个意见,认为兄弟二人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但鉴于此次犯罪属犯罪未遂,且王向东有自首情节,法院依法对王向东减轻处罚,对王向忠从轻处罚。

  法院最终判处弟弟王向忠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2万元;判处哥哥王向东有期徒刑9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罚金1.8万元。

  法官解释说,抢劫罪的最低起刑为10年,因此,对王向忠的处罚不能低于这个刑期。

  但哥哥王向东因适用减轻处罚,因此被判处9年。

  庭审直击

  兄弟受审争相揽责

  昨日在法庭上,王氏兄弟体现出极强的手足情谊,都说抢劫的主意是自己出的,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王向忠说,去年夏天,自己考上了郑州一所大学,需5000元学费。但哥哥在2002年出过一次车祸,向对方赔了11万元,家庭因此负债累累。

  直到抢劫之前,家里还背着5万元外债。为了让自己上大学,当时父母正四处筹钱。王向忠说,抢劫一来是为自己筹集上大学的学费,二是帮助父母还债。“是我提出抢劫的。”

  王向忠说,当时哥哥不同意,还劝自己,但最终没能拗过自己,“希望哥哥原谅我。”王向忠说,他甚至想好了抢劫得手后如何分配:5万元用来还债,5000元交学费。

  哥哥王向东同样表示,抢劫是自己提出来的。但面对“现在为你弟弟揽责还有意义吗?”的提问,王向东沉默了。

  宣判后,兄弟俩都表示不上诉。谈到父母时,王向忠声音有些哽咽。他说,家中只有兄弟两人,上次开庭时父母都来了,当时他发现父母似乎都老了,“宁愿多判我两年,也希望哥哥能早点出去尽孝。”

 

庭外追访

  兄弟俩是乡亲眼中“优秀青年”

  天津市蓟县杨津庄镇小扈驾庄村是王向忠兄弟的老家。

  昨日下午,听说王氏兄弟被判刑的消息后,小扈驾庄村村支部冯书记在电话里一声长叹:“哎呀!可惜啊,这样的年龄太可惜了!”

  冯书记说,乡亲们通过电视报道得知王氏兄弟“犯事”了,大家都觉得很意外。在乡亲们眼中,王氏兄弟都很懂礼貌,见到叔叔伯伯都会主动打招呼,从来没有打架斗殴过,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可以说是村里的优秀青年。”冯书记说,王向忠考上大学的消息更让小扈驾庄村对王家另眼相看。

  在冯书记看来,王氏兄弟走上犯罪道路都是被家庭拖累的,“他们家以前条件还可以,自从哥哥出

车祸后,日子就不行了,经济条件在村里属于下等户,现在住的砖房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盖的。”冯书记说,要不是这样,兄弟俩也不至于这样。

  对话

  “我本质上不是很坏的人”

  20岁的王向忠皮肤白净,面容清瘦,稚气未脱,说话时总是低着头,一口浓重的天津口音。昨日宣判前和宣判后,他两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两次均表示对自己的行为不后悔。

  新京报:你对自己的行为后悔吗?

  王向忠:不后悔。虽然我未能上大学,但监狱也是个小社会,这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新京报:坏的也学吗?

  王向忠:应该有所选择。

  新京报: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后果?

  王向忠:还是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新京报:(宣判后)你还坚持说不后悔吗?

  王向忠:不后悔,我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新京报:如果没有这事儿,你就可以去上大学,人生的道路与现在会完全不同。

  王向忠:已经没有用了,说什么也没用了。

  新京报:你觉得这样做值吗?

  王向忠:通过这次经历,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人活着不能太烂。

  新京报:怎么理解你说的“烂”?

  王向忠:(抬头看了记者一眼)人一生要么做一个完整的好人,要么做一个纯粹的坏蛋,我就这么认为。

  新京报:你想做哪种人?

  王向忠:还没考虑好。

  新京报:你现在属于哪种人?

  王向忠:我现在哪种人都不是,挺烂的。说好吧,我考上大学没去成。但我本质上不是那种很坏的人。10年对我来说挺不公平的,我不是那种特别怀的人,是有错就改的人。

  新京报:10年后你身上有污点了,真的不后悔吗?

  王向忠:真……真……真的不后悔(声音有些发颤)。

  新京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受过挫折?

  王向忠:在我身边发生过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就拿高考来说,我本不应该考第二次,第一次就应该上大学。

  新京报:你自己没考好,不能说社会不公平啊。

  王向忠:我应该能考好!

  但高考出卷不公平,比我成绩差的都上大学了。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陈俊杰

  摄影:本报记者 薛珺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 ┊打印┊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安徽合肥派出所公示违法犯罪成本

后一篇:“熊猫烧香”计算机病毒案——之二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安徽合肥派出所公示违法犯罪成本

    后一篇 >“熊猫烧香”计算机病毒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