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法制新闻 >
十大法治新闻人物令人感动
12月2日,在“12·4”全国第五个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广电局、陕西电视台和《三秦都市报》共同主办,西安市电信分公司、古城热线协办的“2005年度陕西省十大法治新闻事件和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以此次评选结果公布为主线的大型电视主题晚会《法治的天空》今晚在陕西电视台公共政法频道黄金时段首播。
用生命捍卫公正的
检察官———王书田
人物解读?押王书田,西安市临潼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他忠于职守,多次累倒在岗位上,被摘除脾脏却坚持冲在工作一线;他清廉如水,为治顽症卖掉了自家的房子却从不向组织开口;他执法如山,7年检察工作,办成了94件铁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今年9月,省委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他“模范检察官”的荣誉称号。他的名字在三秦大地上流传,他的事迹感染着成千上万的群众……
专家点评?押为捍卫公平和正义,王书田用热血和生命作代价,无怨无悔,永不停息。他的事迹,将时代特征、检察官职业风范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本色融为一体,他无愧为当代人民检察官的楷模。
大山里走出来的
英雄———张本树
人物解读?押张本树,岚皋县公安局副政委。他曾只身冒险寻找证据,揭开山西繁峙死亡37人的特大矿难黑幕;他心里总是装着群众,即使得了多种疾病,仍坚持工作,直到病倒在办案途中,后被确诊为白血病。他从警10多年来,办理各类案件1260余起,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今年9月,他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光荣称号;省委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他被乡亲们誉为从大巴山里走出来的英雄。
专家点评?押只身揭黑,张本树过人的胆识来自他坚定的信念,带病工作,只为心里难以割舍乡亲们的重托。根深才能叶茂。张本树扎根在大巴山深处,时刻为群众撑起一片绿荫。有了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履行神圣职责的政法工作者,我省的法治进程才稳步向前发展。
甘做“减压阀”的八旬
民间调解人———王贻兰
人物解读?押王贻兰,汉中市西乡县退休教师。20多年来她一直义务从事民间的纠纷调解,已成功地调处了820起各类民间纠纷。她用自创的“眼勤、嘴勤、腿勤”的“三勤”原则,在她居住的多民族社区制止恶性事件98起,避免民转刑案件120起。她曾被国家司法部评为“调解民事纠纷优秀调解员”。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王贻兰老人立下志向,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将继续做好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的“减压阀”。
专家点评?押耄耋之年,顾不上安享晚年时光;四处奔波,只为乡邻平安幸福。王贻兰老人用自己的心血,甘愿在基层减压、熄火,让社会稳定和谐。感谢这一个个奔走在田间地头的热心人,他们让我们法治的天空更加晴朗、明亮。
感化持刀劫匪的
公安局长———张小齐
人物解读?押张小齐,蓝田县公安局局长。今年6月份,蓝田县城突发劫持人质事件,他只身与持刀劫匪谈判,终于感化劫匪,成功解救人质。危急关头没有退缩,考虑的是人质的生命安全,用人性化的态度处理劫持案件,显示了张小齐的胆略和勇气。
专家点评?押公安局长在最危急的关头冲在最前线。张小齐没有考虑个人安危,在最关键的时候不忘教育感化,他心中装的是人质的安全。一场惊心动魄的流血冲突被他巧妙化解,传奇色彩的背后是他赤诚的忠心和多年积淀下的宝贵经验。
关键时候冲在前的“保护神”———刘铭
人物解读?押刘铭,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西安支队司令部战训科科长。今年6月,杨凌示范区境内发生一起液化气槽车泄漏事故,陇海铁路被迫中断11个小时。接到任务后,刘铭冒着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冷静、果断处置,终于排除了险情。几年来,刘铭先后参加重大灭火战斗2800余次,从火场、高楼、井下抢救被困群众近200人,被群众亲切地誉为“保护神”。
专家点评?押血与火的考验是他经常要面对的现实,冲锋在前是他义无返顾的决策,解救群众是他必修的功课,这些行动背后,藏着刘铭一颗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的心。一个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一份重于泰山的责任,令他不顾死神的威胁,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保护神”。
视百姓利益为天的法官———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