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容留他人吸毒罪 >
容留他人吸毒罪与他罪的界限
推荐阅读: 吸毒 容留他人吸毒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与他罪的界限
第一,区别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毒品交易的牟利性,这是与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根本区别。行为人无论是提供场所、吸毒器具,还是提供毒品,只要是与其他吸毒人员之间没有毒品交易行为,就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否则就应当以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第二,区别容留他人吸毒罪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是行为人为自愿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场所,而后者是行为人通过引诱、教唆、欺骗的手段使原本没有吸食、注射毒品意愿的产生吸毒念头并吸食毒品。
相关链接《
★容留他人吸毒罪及其犯罪构成是什么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的住房或者其他场所,召集、收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从中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1)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不仅侵害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同时也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和健康权。犯罪对象是自愿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如果被侵害的对象是非自愿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则不构成本罪,但是可能构成其他犯罪。>>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罪立案追诉标准
笔者认为,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容留他人吸毒罪的社会危害性体现在侵害国家毒品管制制度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危害程度应当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一定的人身损害程度。如果容留他人吸毒的情节显著轻微,则不能认定为犯罪,否则势必会出现打击面过宽,达不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全文
★女律师知法犯法 容留他人吸毒获刑4个月
宣判后,朝阳法院通报,近两年,朝阳法院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799件、880人,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的51.15%。从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来看,不断有高文化程度的“白领”和公司老板,加入毒品犯罪的行列。昨天上午,朝阳法院还首次通报了一起女律师容留他人吸毒案。现年28岁的张某是天津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案发前是大成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女律师。去年11月30日晚,她在朝阳区三里屯南街逸羽酒店一房间内,容留两名吉林男子吸食毒品。次日,她又在同一房间,容留三人吸毒,后被抓获归案。今年年初,朝阳法院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张某拘役4个月。>>全文
★容留他人吸毒罪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吸毒人员结伙吸毒的情况十分普遍。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检察院今年处理的四起容留他人吸毒的案件全部是吸毒人员之间相互容留。对毒品犯罪,我国历来是进行严厉打击,防止毒品的泛滥。但是在容留他人吸毒案件中,有些仅仅是一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容留,而且具有一定的偶发性。行为侵害更多的是吸毒者自身的身体健康,其在毒品传播、扰乱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危害性显然比较低。另外,某些非吸毒人员出于亲情、友情等原因也有可能容留他人吸毒。这部分人自身并不吸毒,但是实施了容留自己的亲友、恋人吸毒的行为。对于这些人员应区别对待,从宽处理。首先,这些人员的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均较低。其次由于这些人员基本上都已意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他们是帮助亲友、恋人戒毒的可靠力量。然而,依据现行法律,只要他们容留他人吸毒就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受到刑罚处罚,这无疑有悖于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全文
★对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几点分析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应以牟利为目的,如地下烟馆、营业性场所、交通工具等,提供场所者本身不一定吸毒,他们利用为吸毒者提供吸毒场所来牟利。而现实中,由于吸毒者自知为社会所不容,又基本上具有前科劣迹,或多或少会有人格改变,他们吸毒都是偷偷摸摸暗地里进行,于是毒友之间相互提供场所吸毒,他们的目的只是过过毒瘾,主观上也没有营利的意图,对他们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定罪处刑似有不妥。>>全文
如果您也有相关法律咨询,请点击发布免费法律咨询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中顾容留他人吸毒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