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私分国有资产罪 >

《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四川大学》 2005年

获取最新

论私分国有资产罪

王恒  

【摘要】: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新罪名。该罪名的设立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体现了罪刑法定、罪刑相当的原则。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国有单位的信任感和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象是国有资产。刑法理论及司法解释对国有资产界定标准存在很多不足,对此应加以完善。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要件。包括“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数额较大”四个方面。 本罪是纯正的单位犯罪。在主体范围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分支机构、派出机构,临时成立的机构、承包单位等都能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的范围应根据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界定。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观要件。既能由直接故意构成也能由间接故意构成。违法性认识不是本罪的构成要件。私分的本质在于无权处理国有资产。本罪与共同贪污应从犯意是否体现单位的意志上予以区别。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4.3
【目录】:

  • 序言8-9
  •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概述9-13
  • (一) 私分国有资产犯罪化根据9-11
  • (二) 设立私分国有资产罪意义11-12
  • 1、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11
  • 2、体现了罪刑法定的原则11-12
  • 3、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12
  • (三)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概念12-13
  •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和对象13-19
  • (一)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13-14
  • (二)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14-19
  • 1、刑法理论对国有资产界定的观点15
  • 2、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国有资产的界定15-16
  • 3、对刑法理论对国有资产界定观点的评析16
  • 4、对司法解释对国有资产界定标准的评析16-19
  • 三、私分国有资产的客观方面19-25
  • (一) 违反国家规定19-21
  • 1、违反国家规定的概念19
  • 2、我国目前与国有资产有关的国家规定19-20
  • 3、司法实践中对“违反国家规定”界定存在的问题20-21
  • 4、对“违反国家规定”的重构21
  • (二) 对“以单位名义”的认定和把握21-22
  • (三) 对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认定和把握22-24
  • 1、对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理解22-23
  • 2、私分行为的表现形式23-24
  • (四) 数额较大24-25
  •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25-37
  • (一)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纯正的单位犯罪25-27
  • (二)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范围27-33
  • 1、关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27-29
  • 2、单位的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29-31
  • 3、临时成立的机构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31-32
  • 4、承包单位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犯罪的主体32-33
  • (三) 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33-37
  • 1、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负刑事责任的根据33-35
  • 2、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范围的界定35-37
  • 3、私分国有资产数额和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员范围的影响37
  • 五、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观要件37-41
  • (一)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故意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37-38
  • (二)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识因素38-41
  • 1、认识因素的分歧38-39
  • 2、私分国有资产罪行为的违法性认识不是构成犯罪的要件39-40
  • 3、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意志因素40-41
  • 六、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41-44
  • (一)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滥发奖金、津贴的界限41-43
  •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规发放奖金、补贴的行为的认定42
  • 2、国有公司、企业违规发放奖金、补贴行为的认定42-43
  • (二)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区别43-44
  • 七、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追诉时效44-46
  • (一) 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是否适用于私分国有资产定罪44-46
  • (二) 私分国有资产罪追诉时效的起算时间46
  • 八、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立法完善46-48
  • (一) 出台立法解释,正确界定“国有资产”46-47
  • (二) 采用双重立案标准47
  • (三) 把“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但个人所得数额差额巨大的”作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加重情节47-48
  • 参考文献48-50
  • 声明50-51
  • 后记5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寒芳;私分国企该当何罪?[J];法人杂志;2004年Z2期

    2 刘青;;国企改制过程中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之界分[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3 周淑美;;浅析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区别[J];山东人大工作;2001年12期

    4 王彦;沈贤;;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转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5 刘青;包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贪污罪若干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6 李建生;江金满;;从公款私存行为看贪污罪的认定[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年05期

    7 尹明灿;朱雪平;;私分国有资产罪司法运作中的几个问题[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许海霞;;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周兵;;从检察机关角度谈私分国有资产罪[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罗烜;;私分国有资产罪和贪污罪的立法完善刍议[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雯;;论贪污罪的立法与司法完善[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2 王燕;;对单位变更后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探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王燕;;对单位变更后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探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鲍蓝天;;单位共同犯罪相关问题探讨[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仲兴;许媛媛;;企业犯罪中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摘要)[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聂立泽;肖鹏;;“涉黑”犯罪的几点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于阜民;;刑罚个别化:从理念到法律原则[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树静;;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贪污罪共犯[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