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成功案例 >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

《重庆大学》 2010年

获取最新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

熊怀丽  

【摘要】: 作为社会将来的建设者,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但急剧上升的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同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由于未成年人身心的“特殊性”,相比成年人而言,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多数行为都是由于一时感情冲动或者意志薄弱而引发的,其主观恶意并不深,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易于接受教育改造。所以,世界各国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将未成年人案件与成人案件区别对待,以便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矫正,使其能顺利回归社会。 本文共分为七章,除开第一章引言与第七章结语部分,主体内容共分为五章,分别是第二章至第六章。 第二章介绍了未成年人的概念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特点、原因等相关基本问题。第三章介绍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理论基础,探讨了西方国家未成年人诉讼程序的法理渊源,提出现代刑事法理论的发展是这一特殊程序产生的主要理论依据。第四章是对国外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介绍和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现状的考察分析。第五章介绍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未成年人特别保护原则、全面调查原则、分案处理原则、专门化办理原则。同时,笔者对每一原则的概念、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六章是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具体建议,主要从程序的各个具体阶段对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为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5.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引言7-8
  • 2 概述8-15
  • 2.1 未成年人概念8-10
  • 2.1.1 未成年人概念的提出8-9
  • 2.1.2 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9-10
  • 2.2 未成年人犯罪10-15
  • 2.2.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10
  • 2.2.2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10-11
  • 2.2.3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1-13
  • 2.2.4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3-15
  • 3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理论基础15-19
  • 3.1 国家亲权理论15
  • 3.2 犯罪主体资格理论15-16
  • 3.3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16-17
  • 3.4 国际刑事法理念17-19
  • 4 国内外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概论19-27
  • 4.1 国外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19-22
  • 4.1.1 司法模式19-21
  • 4.1.2 福利模式21-22
  • 4.2 国内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22-27
  • 4.2.1 立法现状22-23
  • 4.2.2 司法现状23-27
  • 5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基本原则27-33
  • 5.1 未成年人权利特别保护原则27-29
  • 5.2 全面调查原则29-30
  • 5.3 分案处理原则30-31
  • 5.4 专门化办理原则31-33
  • 6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具体建议33-46
  • 6.1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之侦查程序33-36
  • 6.1.1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33-34
  • 6.1.2 律师介入侦查制度34-35
  • 6.1.3 未成年人有限沉默权制度35-36
  • 6.2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之审查起诉程序36-38
  • 6.2.1 设立延缓起诉制度36-37
  • 6.2.2 设立分案起诉制度37-38
  • 6.3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之审判程序38-46
  • 6.3.1 构建多种形式的专业审判机构39-40
  • 6.3.2 未成年人案件特别陪审制度40-43
  • 6.3.3 未成年人刑事简易程序43-46
  • 7 结语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林宁;;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模式的分析与重构[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琼;少年刑事审前程序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航;中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司法保护制度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陈光中;汪海燕;;《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未成年人诉讼权利的保障[J];中国司法;2007年01期

    3 姚建龙;;国家亲权理论与少年司法——以美国少年司法为中心的研究[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4 蒋安;论我国的陪审制度与司法改革[J];法学评论;1999年06期

    5 周小萍,曾宁;略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的分案起诉制度[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5期

    6 刘芹;“中欧少年司法制度——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研讨会”会议综述[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3期

    7 徐肖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中存在的问题[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5期

    8 张竞模,陈建明;刑事审判中少年司法保护的探索与实践[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5期

    9 刘东根;我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非刑事处分制度的完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2期

    10 徐美君;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理论基础[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王 牧;[N];人民法院报;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判前羁押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陈结淼;;论侦查行为的法治化与侦查权的制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5 汪海燕;张小玲;;刑事诉讼效率与刑事证据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6 王圣扬;夏珍珍;;论中国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7 张品泽;;我国刑事立案程序之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8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9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10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