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事拘留 >
当代刑事科学探索(上下)/京师刑事法学文库
综合检索
会员登录
新注册 找回密码 法律书友会
相关内容
查看此书相同类目图书
查看该作者其它图书

图书内容简介
本文集分上、下两卷,共四编,收录了北师大刑科院全体专职研究人员和部分特聘教授、兼职教授以及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是北师大刑科院学人五年来学术研究的荟萃;收录的文章涵盖了中国刑法、比较刑法、外国刑法、犯罪学、刑事政策学、中国刑事诉讼法、外国刑事诉讼法、比较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等刑事法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作者简介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暨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常务副主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法学组成员等社会职务。获得国家“做出突小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首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荣誉称号。出版个人专著和论文集17部;主编专业著作200余部,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境)内外科研项目60余项。论著和个人曾30余次获得国家级、部委级奖励。 
	图书目录
上卷
  第一编  刑法总论问题研究
    (一)
    刑法的机能新论/马克昌
    刑法契约化/储槐植
    刑法的当代任务与使命——基于其局限性之分析/郑延谱
    论刑法学研究方法的分类/陈璐
    刑法解释的目标选择——主观解释论之提倡/屈钰
    刑法解释的立场——主观解释论之提倡/郭晓红
    罪刑法定原则与民族习惯法:并非不可调和/苏永生
    刑法谦抑性的误区与纠偏/刘媛媛
    论普遍管辖原则/高秀东
    (二)
    对主张以三阶层犯罪成立体系取代我国通行犯罪构成理论者的回应/高铭暄
    中国犯罪成立体系之历史考察/贾凌
    论我国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实然与应然/邹佳铭
    “持有”不是独立的犯罪行为形式/楼伯坤
    精神障碍者危害行为之规制与保障/周亦峰
    关于刑法明知的若干思考/左袖阳
    率性犯罪的发现/温建辉
    论雇主在雇佣犯罪中的作用/左坚卫
    “共同实行犯的既遂与未遂形态并存说”之质疑/王俊平
    论实行行为的危险及其判断/何荣功
    扩张正犯概念体系的建构——兼评对限制正犯概念的反思性检讨/阎二鹏
    论单罚制单位犯罪在刑法上之否定/谢治东
    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新论/王志祥
    试论吸收犯概念的废除/刘志洪
    罪后情节的定罪功能探究/蔡雅奇
    (三)
    中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论要/赵秉志
    死刑立法修改与完善之探讨/李希慧
    通过死缓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路径探究——基于刑法解释论的考量/刘志伟
    死刑废止论切人点研究/黄晓亮
    死刑民意引导的体系性解释/袁彬
    论死刑存废问题的本质/周国良
    “死刑和解”的非正义与误区矫正——以严格限制死刑的国际标准为视角/蒋娜
    重新审视影响死刑废止进程之被害人因素/王燕玲
    简评共同犯罪案件中死刑限制的依据/冯江菊
    作为“目的”的一般预防——一般预防理论地位之重塑/周少华
    论对犯罪收益的民事没收/黄风
    防范量刑偏差之非传统理路/简基松
    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原则的关系——兼及刑事和解的价值取向/曾粤兴
    论恢复性司法模式中宗教因素与我国宗教文化资源的本土困境/刘炯
    论未成年人刑罚犹豫制度/胡春莉
    因应腐败犯罪之赦免对策研究/阴建峰
    中国特色前科消灭制度构建论纲/彭新林
  第二编  刑法各论问题研究
    反恐刑法:一个全新的刑法分支部门/杜邈
    醉酒驾车交通肇事的刑法分析/陈伟强
    交通肇事后隐匿、遗弃被害人的罪名分析——对“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第6条的质疑/李运才
    经济犯罪之犯罪既遂与未遂——基于我国刑法分则定量立法模式的思考/徐光华
    中国偷渡犯罪刑事立法之反思/汤海军
    信用证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要件再认识/吴飞飞
    解读《刑法修正案(七)》逃税罪的除罪条款——兼论非犯罪化路径的中国选择/姚兵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定罪量刑情节司法解释探析/刘科
    浅谈商业贿赂犯罪的认定与治理/孙平
    论刑法规定的“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李山河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模式探究/何恒攀
    论绑架罪的加重构成/张朱博
    抢劫罪死刑立法完善研究/袁宏山
    盗窃罪的展开——基于中国传统刑法理论的思考/魏昌东
    论不当得利情形下侵占罪的成立/涂龙科
    论擅自取回被扣押财物行为的定性/林德核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疑难问题研究/邢永杰
    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环境犯罪刑罚适用缺陷研究/李慧织
    转型社会中耕地资源的刑法保护——以刑事政策为视角/刘春花
    全球性环境危机与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法完善/冯军
    论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吕华红
    受贿罪立法问题研究/张智辉
    受贿罪死刑与死缓裁量要素之实证分析——以36个厅(局)、省(部)级高官刑事判决为样本/韩哲
下卷
  第三编  犯罪学与刑事政策问题研究
    论犯罪学的诞生及其标志/吴宗宪
    犯罪原因论的新视野:社会反应与犯罪生成论纲/张远煌
    犯罪功能论再考——一个对迪尔凯姆犯罪概念的语义与逻辑分析/苏明月
    远离辉煌的繁荣:青少年犯罪研究30年/姚建龙
    色情资讯与未成年人犯罪经验研究——以对数回归模型为分析工具/赵军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有组织犯罪及其法律对策研究/庞冬梅
    刑讯逼供的权力制约机制探究/刘昂
    论贿赂犯罪的破窗理论与零容忍的惩治对策/王秀梅
    刑事政策的体系与科学/卢建平
    刑事政策的精神:惩治犯罪与促进社会发展的统一/彭凤莲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性分析/狄世深
    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保障之宏观问题研究/王东阳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社会评价/翁小平
    自由刑政策研究/郭理蓉
    再谈两极化刑事政策/郭健
    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死缓适用/李萍
    论国内首例“性骚扰”案刑事判决与法院公共政策/王昭振
    对称性:中国惩治贿赂犯罪刑事政策之提倡——基于贿赂犯罪治理国际化的思考/钱小平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合理化探究/孙文红
  第四编  刑事诉讼问题研究
    刑事诉讼目的实现中的权衡原则刍议/宋英辉
    侦查行为与检察行为关系辨析——以检察权为视角的分析/张淼
    检察机关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模式比较研究/李哲
    对刑事诉讼检察监督几个问题的理论反思——以抗诉为基本视角/侯晓焱
    证人保护与被告人基本权利的冲突与权衡/何挺
    试论刑事诉讼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之适用范围/罗海敏
    证据相关性的检讨与界定/申飞飞
    刑事强制措施实体化倾向之反思——以预防性羁押为范例/杨雄
    逮捕条件的异化及其矫正/庄乾龙
    侦查假说与无罪推定辨析——兼论现代侦查的科学与法律属性/毛立新
    侦查阶段律师“会见难”问题的成因解读/魏小伟
    中国审前羁押制度改革的瓶颈及其解决——来自美国审前释放及审前服务制度的启发与借鉴/史立梅
    犯罪控制视野下的起诉裁量权/刘广三
    分权与垄断:域外疑罪不起诉模式的动态考察/奚玮
    刑事公诉中的合意/孟军
    论刑事诉讼中的合意证明/宋志军
    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冲突与协调/俞楠
    虚置的程序——对刑事二审功能的实践分析/王超
    死刑审判程序初探/刘世强
    社区矫正志愿者研究——以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为主要视角/廖明
    有利被告的英美法系话语/邢馨宇
    对俄罗斯检察学基本范畴问题的几点探讨/赵路
    日本再逮捕制度研究/肖萍
    国际刑事法院调查权研究/魏武
    袁宏伟事件的法理分析/张磊
    对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的现实考量/张士金
相关书评 我要发表书评
对不起,该书目前没有书评!
您可以用更短一点的书名,再去法律书评栏目检索一次试试
查看该书全部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