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故意伤害罪 >

故意伤害罪中的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郑州大学》 2004年

获取最新

故意伤害罪中的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程广春  

【摘要】:共同故意伤害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由于对该罪的认识不同,对共同伤害犯罪中的各行为人定罪及量刑在司法实务界存在不少争议。该文以共同犯罪理论为基础,从共同伤害罪的犯罪构成入手,通过对共同伤害犯罪形态、刑事责任的分析,以及与共同伤害罪类似罪的比较,对故意伤害罪中的共同犯罪进行探讨,试图消除司法实务界在办理该类案件中认识不一致的问题。 共同故意伤害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在共同伤害故意的心理支配下所实施的共同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构成共同故意伤害犯罪要求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客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和结果;主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伤害犯罪故意。该文指出共谋伤害而未实行,成立共同故意伤害犯罪。 确定共同伤害犯罪的发展阶段,只能以共同伤害犯罪这一整体行为的进程作为考察对象,共同犯罪的整体形态决定了各个共同犯罪人的犯罪形态。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和相关司法解释,故意伤害案件中部分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而其他人的伤害行为仍造成《刑法》禁止的伤害结果的情形,这些中止犯罪行为者依旧按照既遂犯处罚。这样处理未免过于严厉。该文提出中止行为人为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作的诚挚努力,可在量刑时作为酌定从轻情节予以考虑。 共同伤害共犯对共同伤害行为依照《部分行为,共同负责》的原则对共同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在共同伤害犯罪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具体情况,区别量刑。然而,共同伤害实行 故意伤害罪中的子冬同犯罪若干问异返祠开究 过限问题,应当依据构成要件重合说,在重合的限度内成立共犯,超出 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只能由实行过限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其他共同 伤害行为人不负此责任。 寻衅滋事、聚众斗殴中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的,如果各行为人之间 在共同殴打过程中所形成的临时共同故意中包含故意伤害的内容以及 他们各自的行为与被害人的重伤、死亡有相当的因果关系,则应当以故 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的共犯论处。 同时伤害犯不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不属于共同犯罪。本文指出对 于伤害者无法查实的同时伤害案件,若以无法查清致害者为由放纵罪犯 不可取,所有同时伤害犯都应当承担轻伤或重伤后果的刑事责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14
【目录】:

  • 引言6
  • 一、 共同伤害的成立要件及其表现形式6-20
  • (一) 共同伤害的成立要件6-13
  • (二) 共同伤害的表现形式13-20
  • 二、 共同伤害的犯罪形态20-27
  • (一) 共同伤害的完成形态21-22
  • (二) 共同伤害的未完成形态22-26
  • (三) 脱离的共同伤害犯26-27
  • 三、 共同伤害的刑事责任22#27-33
  • (一) 共同伤害犯罪中共犯责任认定的原则28-29
  • (二) 伤害者无法查明的共同伤害案件的处理29
  • (三) 共同伤害实行过限问题29-33
  • 四、 寻衅滋事、聚众斗殴中的共同伤害认定33-35
  • (一) 寻衅滋事犯罪中的故意伤害共犯责任认定33-34
  • (二) 聚众斗殴犯罪中的故意伤害共犯认定34-35
  • 五、 共同伤害与同时伤害35-40
  • (一) 同时伤害的认定36-37
  • (二) 伤害者无法查实的同时伤害案件的处理37-40
  • 参考文献40-41
  • 后记4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伟;论同时伤害行为的刑法规制[D];湘潭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格;关于共同犯罪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01期

    2 刘凌梅;雇佣犯罪若干问题刍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坚卫;;论雇佣犯罪中雇主的刑事责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钱毅;;我国刑法中不存在片面共犯[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3 赵秉志;何荣功;;雇凶杀人案件中的死刑适用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10年02期

    4 支起来,鲍华民;雇佣犯罪刑事责任研究[J];法学杂志;2005年06期

    5 王志远;;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论的尴尬及其反思[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6 肖中华;;犯罪构成与共同犯罪关系论[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1年00期

    7 刘丹丹;;雇佣犯罪刑事责任之理论分析[J];甘肃农业;2006年09期

    8 朱妍;;论雇佣犯罪的几个问题[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丁芝华;;雇佣犯罪的定罪与处罚研究——兼论主从犯分类理论的不合理性[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10 芦吉权;;浅论片面共犯问题[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任海涛;承继共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杨开江;主犯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刘雪梅;共犯中止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张娟;论教唆犯的性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树勇;雇佣犯罪司法难点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程莹莹;雇佣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肖伟光;“雇凶杀人”案件的刑事责任认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贝贝;论教唆犯的处罚[D];安徽大学;2011年

    5 范慧颖;雇佣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孙振廷;教唆犯若干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瞿美娟;论共同故意[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郭寅;论共同犯罪实行过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李丹;教唆犯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裴永胜;雇佣犯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彪;论同时犯的若干问题[J];法律适用;1999年10期

    2 王志祥;;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新论[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3 李凤梅;;法律拟制与法律类推:以刑法规范为视角[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4 黄京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含义及实现方式[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5 王俊平;;“共同实行犯的既遂与未遂形态并存说”之质疑[J];法学评论;2009年02期

    6 石玮玮;;韩国刑法典之优劣与借鉴[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7 严存生;;略论法制观念的现代化[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6年00期

    8 王宏玉;刑事立法政策合理化涵义浅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韩广强;公众认同对刑法相关问题的影响[J];甘肃农业;2005年08期

    10 张建军;;刑法谦抑性基础的多维度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典;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刘刚;论伤害罪[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莫俊敏;论共同过失犯罪制度的选择[D];四川大学;2005年

    4 丁计魁;过失共同犯罪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姚微;共同正犯理论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潘潮才;过失共同犯罪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范莉;《唐律疏议》之共同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邦友;结果加重犯理论研究综述[J];法学评论;1999年02期

    2 应懋 ,卢芒 ,沈亮;试论传授犯罪方法罪[J];法学;1983年11期

    3 万春,邹涛,张国吉,沈旭;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讨论[J];法学;198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亚刚;;身份与共同犯罪关系散论[J];法学家;2003年03期

    2 王军明;;共同犯罪中身份犯与教唆犯的竞合及其展开[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侯斌;论对向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4 张鹿;;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范荣;;浅析共同过失犯罪[J];消费导刊;2008年12期

    6 于定明;;我国注册会计师刑事责任若干问题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李开波;;论非法行医罪的共同犯罪问题[J];中国卫生法制;2007年04期

    8 彭清燕;略论共同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7期

    9 周莉;;共同过失犯罪相关问题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马松建;雇佣犯罪基本问题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宇;;浅析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聂立泽;肖鹏;;“涉黑”犯罪的几点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佳;;洗钱罪共同犯罪的主体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4 王丽君;陈刚;潘丹;;1起故意伤害刑事案件分析[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李增保;李萧;;利用即时通讯软件传播淫秽物品行为探讨[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时芳运;;论纯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问题[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王燕;;对单位变更后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探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王燕;;对单位变更后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探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9 王春兰;徐惠贞;;故意伤害毁容患者心理护理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10 王树静;;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贪污罪共犯[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廖盛芳;反思我国刑法中的共犯规定[N];检察日报;2008年

    2 刑法学硕士、法律期刊编辑 喻建立;刑法应回避“共同过失犯罪”的表述[N];检察日报;2008年

    3 陈洪兵;如何理解“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N];检察日报;2006年

    4 陈东林;冲动的惩罚[N];酒泉日报;2006年

    5 河北省唐山市中级法院 闫宏波;别人偷车他配钥匙如何处理[N];检察日报;2007年

    6 查玉明;共同犯罪分案处理同一律师不可为多人辩护[N];检察日报;2006年

    7 陆文洪 瞿美娟;共同犯罪中既遂犯与中止犯能否并存[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北京市宣武区检察院 郜超;对单位犯罪责任人不必适用共犯理论[N];检察日报;2007年

    9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 丁明赵志方;非法发行非上市股票共同犯罪如何确定罪名[N];检察日报;2008年

    10 郁宏军 徐新宇;轻伤害案共同犯罪的三种基本类型[N];检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贵英;国际刑法中的共同犯罪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辉忠;身份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光明;共同实行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田鹏辉;片面共犯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6 杨如彦;公司犯罪与刑事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蔡杰峰;现代俄罗斯刑法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1年

    8 张本勇;论身份犯[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忠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俊敏;论共同过失犯罪制度的选择[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士栋;片面共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程广春;故意伤害罪中的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姜晓贞;片面共犯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林淑惠;单位共同犯罪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段景勇;单位犯罪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梁岩;雇佣犯罪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王琼瑶;实行过限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马利红;单位犯罪的实务困惑及理论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罗浩;单位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相关作者

    >李燕兵 >董邦俊

    >黄宪昱 >张平

    >何承斌 >周厚兴

    >张红 >张忠斌

    >刘晓莉 >张长红

    >田鹏辉 >赵天红

    >崔胜实 >任海涛

    >杨如彦 >任志中

    >杨辉忠 >王洪伟

    >马荣春 >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