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媒体新闻 >

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领导谈杜绝虚假报道

强化责任 恪守道德 铲除虚假

光明日报总编辑 胡占凡

同志们 :

目前,专项活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我们各部门、各单位和每位同志都要高度重视,分阶段扎实推进,不能流于形式。

下面,围绕专项活动的主题,我讲几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什么是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真实反映事物本来面貌,伪造、歪曲、虚构新闻事实的新闻报道。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无视新闻赖以存在的客观事实,任意凭借个人的意图、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编造“新闻”。

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添枝加叶、任意拔高的 ;有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 ;有合理想象、情节失实的 ;有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 ;有导演摆布、弄虚作假的。凡此等等,不一而足。但虚假新闻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无中生有。无中生有、虚构新闻是最恶劣的新闻造假方法。这是一种纯粹的虚假新闻,往往是记者根据主观想象或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或者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在报道过程中凭空捏造,以此提升新闻“卖点”,引起轰动效应。比如,2007年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播出的《纸馅包子》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这种虚构事实、编造故事的虚假报道,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极坏,对新闻界声誉伤害极大,读者反映也最强烈。我们报社基本上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但也要绷紧这根弦,时刻警惕这种无中生有的假新闻。

第二,以偏概全。现在有一种倾向,当新闻事件发生后,有的记者喜欢采用“归类法”,对某一类人或事物进行生硬的分析归类,用类似概念替换其中的个体 ;有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虽然某个具体事实是真实的,但不是总体的真实,不是宏观的真实,不是普遍的真实,更不是本质的真实。这样片面、机械地对事物下判断、下结论,以个别代替一般,以局部涵盖全部,很容易出现虚假新闻。比如,近几年,有些媒体热衷于曝光医生见死不救、误诊伤人、收红包、吃回扣等现象,甚至有媒体在批评文章中把医务工作者称为“黑衣天使”,使他们的形象一度变得非常糟糕。而非典疫情、汶川地震这些突如其来的灾难来临后,某些媒体对医务人员的评价也180度大转弯,把医务工作者誉为舍己为人、敬业奉献的 “最可爱的人”。这难免使人产生一种联想 :是医务人员一夜之间突然变好了,还是有些媒体原来的评价有失公允?很多群体和行业都存在类似的被媒体误读的情况。

第三,失实报道。有少数报社不负责任地刊发、转载未经核实的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转载、摘编内部发行出版物的内容,发表有失客观、公正的报道和文章,造成新闻失实,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新闻出版总署曾印发文件通报6家报纸刊载严重失实报道的情况。2008年9月11日,一家报纸刊载题为《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的虚假消息,由于该报记者对香港永隆银行的股价数据采集有误,得出招商银行浮亏逾百亿港元的错误结论,造成报道严重失实。该报道成为招商银行当日股价暴跌的诱因之一,并带动银行股板块整体下跌。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在失实报道方面,还有一种倾向要格外注意,那就是有的记者采用文学手法,拔高典型,添枝加叶,虚报成绩。为了突出模范人物,把不是他们做的事也安到他们头上。这些记者以为,既然是宣传,写先进人物,就要往好里写,就要拔高,这样才能有说服力。这类夸大其辞的失实报道,虽然也有一些事实基础,但对事实又做了很多加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在事实之外有不少情节和内容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细节失实很容易让人质疑整个报道的真实性。

二、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

第一 :利益的驱动。

经济利益的驱使,使新闻呈现商业化倾向。个别新闻媒体把经济利益凌驾于社会效益之上 , 为假新闻开了绿灯。有些记者编辑甚至媒体自身,在金钱面前迷失了本性,背离了新闻宣传的崇高使命,将新闻当作牟利工具,利用新闻报道搞创收,刊登有偿新闻、虚假新闻,造成了失实和欺骗。更有个别记者,在采访的时候索要钱财或好处,给了钱就发,不给钱不发,甚至是威胁对方发批评性报道以索取财物,这些行为都严重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从业者的形象。

为了完成任务或为了出名不惜造假。有的记者名利思想比较严重,为缩短成功之路,忘记了新闻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基础和行为规范,急功近利,制造虚假新闻,追逐“轰动效应”。什么假都敢造,什么故事都敢编,简直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有的新闻采编人员已经形成一套造假的潜规则,不深入一线去采访,而是凭感觉,想当然,捕风捉影,生编乱造那些耸人听闻的爆炸性新闻,以求先声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