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刑法最新罪名(451个)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刑法最新罪名(451个) (2014-01-05 15:38:07)
标签: 文化
一、我国刑法现行罪名的确定依据
确定我国刑法现行罪名的依据共两类17件。
(一)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刑法》)
2、《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8年12月29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决定》)
3、《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修正案》)
4、《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8月31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修正案(二)》)
5、《刑法修正案(三)》(2001年12月29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修正案(三)》)
6、《刑法修正案(四)》(2002年12月28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修正案(四)》)
7、《刑法修正案(五)》(2005年2月28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修正案(五)》)
8、《刑法修正案(六)》(2006年6月29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修正案(六)》)
9、《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2月28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修正案(七)》)
10、《刑法修正案(八)》(2011年2月25日通过,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修正案(八)》)
(二)司法解释
1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法释[1997]9号,1997年12月11日公布,自1997年12月16日起施行,以下简称《规定》)
1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高检发释字[1997]3号,1997年12月25日公布,自1997年12月25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意见》)
1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法释[2002]7号,2002年3月15日公布,自2002年3月26日起施行,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1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二)》(法释[2003]12号,2003年8月15日公布,2003年8月2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二)》)
1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法释〔2007〕16号,2007年10月25日公布,自2007年11月6日起施行,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三)》)
1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法释〔2009〕13号,2009年9月28日公布,自2009年10月16日起施行,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四)》)
1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
二、我国刑法现行罪名名称
根据前述依据,我们按《刑法》体例将相关罪名分述如下: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共12个罪名)
1、背叛国家罪(第102条)
2、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第1款)
3、煽动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第2款)
4、武装叛乱、暴乱罪(第104条)
5、颠覆国家政权罪(第105条第1款)
6、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105条第2款)
7、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第107条)
8、投敌叛变罪(第108条)
9、叛逃罪(第109条)
10、间谍罪(第110条)
11、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第111条)
12、资敌罪(第112条)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共47个罪名)
13、放火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4、决水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5、爆炸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6、投放危险物质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根据《补充规定》以及《修正案(三)》第1、2条,取消投毒罪罪名)
17、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8、失火罪(第115条第2款)
19、过失决水罪(第115条第2款)
20、过失爆炸罪(第115条第2款)
21、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第115条第2款)(根据《补充规定》以及《修正案(三)》第1、2条,取消过失投毒罪罪名)
22、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5条第2款)
23、破坏交通工具罪(第116条、第119条第1款)
24、破坏交通设施罪(第117条、第119条第1款)
25、破坏电力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26、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27、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第119条第2款)
28、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第119条第2款)
29、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第119条第2款)
30、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9条第2款)
31、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第120条)
32、资助恐怖活动罪(第120条之一)(根据《补充规定》以及《修正案(三)》第4条增加)
33、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条)
34、劫持船只、汽车罪(第122条)
35、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第123条)
36、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124条第1款)
37、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第124条第2款)
38、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5条第1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