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死刑 >

法警 死刑犯的执行者

法警

法警

  在我国的警察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司法警察。和公安干警不同,司法警察除了在法庭上露面外,一直显得颇为神秘。这支队伍究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的工作状态又是如何呢?

  近日,经过争取,记者获得了一个机会,从早上6点跟随一中院法警队采访,从而透过那层神秘的面纱,了解了他们的酸甜苦辣。

  押送

  押送车也要守规矩

  10月27日早上6点,东方刚刚出现鱼肚白的时候,记者按约来到石景山路16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所在地。在南门停车场外,提前到达的摄影记者正在瑟瑟发抖:北京的冬天,来了。

  挨到6点30分,随着执勤武警打开南门,三辆警用依维柯呼啸而出,其中一辆停在记者身边,从车窗探出一个脑袋,朝着记者大喊一声:“上车”。喊话者是一中院法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胡晓,他不但是今天执行押解任务的负责人,还是一名司机;另外,他也是我今天的主要采访对象之一。

  记者原以为法警外出执行公务,可以有优先通行权,没想到胡晓开着车规规矩矩。他说:“嘿,你别以为我们敢闯红灯或走公交车道什么的,那会被摄像头拍下来。这几年交管部门管得严了,被拍下来后都要按违章处理。如果确属执行公务有特殊情况,还要给每个违章都开上证明去找交管局,麻烦着呢。”

  当天要提20多名被告人,所去的看守所离法院有50多公里。“太远了,早上6点半去不堵车会快点,到看守所办完手续,提到人,再返回法院的时候就堵车了,一个来回上百公里,一般9点半才能回来。”一名法警告诉记者,等到下午5点多审完案子,他们再把被告人往看守所送,然后再返回法院,基本上也到晚上9点半了。别人是朝九晚五,法警则是朝六晚九。

  意外

  路上启用应急预案

  记者所在的押运车上有位女法警叫郑丹丹,她挎着条特殊腰带,上边有押解犯人必须配备的“八大件儿”,包括电警棍、甩棍、强光手电、喷射瓦斯、对讲机、手铐、防刺手套和急救包等。这些装备还真能派上用场,当天押解的被告人中,有一位是女性,该女被告人下车后身体不适,法警就搀扶着她,并从急救包里找药给她吃。

  从看守所提到被告人后,三辆依维柯打着双闪,头车不时地开启警笛,紧跟着往回疾驶。走到南四环时,车队正行驶在最里侧车道上,一辆宝马车突然强行并线,插进车队里,排在第二的依维柯紧急刹车,并向右打轮躲避,但车辆左前方还是擦到了宝马车的右后方。三辆押运车全部停下,从车上下来几名法警,迅速在车队前后左右面朝外保持警戒。有一名法警拿出照相机拍下事故现场后,押运车和宝马车均挪到应急车道里。

  宝马车司机是位年轻妇女,虽然两车均只有轻微剐蹭,受损部位也就掉了点漆皮,但这位硬往警车车队里并线的女司机显然心有余悸,不知如何是好。法警打122报警电话后,为了押送任务的安全,以及保证不延误开庭,遂启动应急预案。一队法警在押运车四周保持警戒,另一队法警迅速把出事车辆上的被告人转移到另两辆押运车上,然后驶回法院,出事车辆和司机则留在现场等候交警处理。事后记者了解到,交警认为此事故虽为追尾,但宝马车往执行公务的警车车队里强行并线,也有责任,因此双方各自修车。

  上午9点30分,车队顺利抵达一中院,20多名被告人被送到暂看室,等候法律的审判。

  执刑

  老法警也曾经紧张

  胡晓是名老法警了,他参加工作已经有19年。在外人眼里异常神秘的执行死刑,对他来说,在19年前就已经不神秘了。

  “那是1992年,我从部队复员,要分配到地方工作。当时已经习惯了军事化管理,让我去别的单位,还真有些不适应。就想着法警属于半军事化管理,那就去当法警吧。”然而,去法院考试前,胡晓的一位战友告诉他:“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法院的法警有执行死刑的任务,不敢动枪可干不了这个。”

  胡晓就和父亲商量,虽然他知道当了法警后,以后肯定要执行死刑,但没敢告诉父亲实情,只是说有可能要执行这种任务。当时胡晓认为,执行死刑是维护社会正义,枪毙的都是罪大恶极的死刑犯,所以他也能接受这种任务。在面试的时候,考官就执行死刑一事问胡晓:“你能接受这项工作吗?”胡晓知道,如果回答否,那肯定是当不成法警了,他赶快答道:“能”。

  于是,胡晓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正式法警。而执行死刑的任务也很快就到来了,在前两次,老法警带着他观摩,执行完后还让他去验尸查看,让他受这方面的刺激。胡晓坦言,第一次去观摩时,确实有些紧张和害怕,因为以前在部队里,也没真的朝人动过枪。

  在观摩了两次后,终于有一天,在依法对几名死刑犯执行死刑时,队长下达了任务,胡晓拿起一支枪,瞄准了一名死刑犯。

  过了这么多年,胡晓依然记得当时的心情,不是紧张,也不是害怕,而是兴奋,因为这是他向一名合格法警迈出的坚实一步。反而是第二次执行任务时,他才紧张起来,不过这种紧张不是害怕,而是怕万一打不准,会让同事笑话。

  刑场

  多数犯人都会吓瘫

  “其实没外人想的那么复杂,我们拿的都是步枪,离死刑犯有4米远的样子,枪身就有1米长,瞄准后扣下扳机就行了。”已经执行过很多次任务后,胡晓变得很坦然。在他的枪下,死刑犯各种表现都有,大部分都吓瘫了,站都站不住,惟一的例外是一名当过特警的退伍兵,这名退伍兵在通州杀了人,执行死刑时,犯人都是跪在地上,但这名退伍兵居然站起来往前跑,结果被打了个移动的活靶子。

  “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胡晓如是说。他经历过的执行死刑任务,有在石景山区残杀8女的案犯,有大兴灭门案的凶犯李磊。而在他看来,每个犯人都一样,只不过像李磊这样的属于比别的犯人更加穷凶极恶的,会在第一次押解时多看两眼。

  胡晓坦承,现在有的新法警一开始确实执行不了这项任务,那只能让他们慢慢适应。至于老法警,执行死刑早被看做是正常任务。有人问起来,他们会回答:“这是我们的一项工作。”没人问,他们也不会提。

  调整

  法警要参加心理辅导

  一中院法警支队支队长王文波告诉记者,中级法院的法警都会有执行死刑的任务,因此院里把心理辅导纳入了日常工作。一中院专门办了心理辅导课,也参加了高院的心理辅导班,有时还举办一些讲座。此外,法警支队还经常组织干警们举办一些健康活动,以让大家保持健康的、活泼向上的心理状态。

  针对不同的法警,队里也有不同的方案。比如对老法警,队里就放心些,而对新承担任务的法警,队里就会在执行任务后,注意观察新法警的表现,看有无异常。

  变化

  执法更加人性化

  据了解,一中院法警队主要负责安检和保卫工作、负责押送和看管被告人、负责维护庭审秩序、负责处置突发事件等。近几年来,该院法警队在执法工作中,更加注重文明执法和人性执法。

  “现在在押犯也知道自己的权利,饭吃不好也嚷嚷,还得专门去订饭。”王文波分析说,这其实也反映了社会的一种进步,证明各方面人群的法律意识都提高了,犯人也有法律意识了。像以前,为防止同案犯串供,从看守所提到法院的暂看室时,都不允许他们说话,如果有人说话,就会上些手段,但现在,有在押犯说话,法警只能把他们分开,换个房间关着。

  执法的人性化,还表现在“戴头套”的取缔上。前几年,一中院曾出于对被告人隐私权的保护,在押解途中给犯人戴上黑色的头套。但是,不断有被告人提出不想戴,说戴上头套闷得慌。于是,“戴头套”这一先前曾被认为人性化的举措,依据被告人的意愿被停止执行了。

  此外,法警还要保护在押犯的安全。像在押送途中发生的这起交通事故,在王文波支队长看来,押送时,在押犯都被上了背铐,因此车辆剐蹭是小问题,但是不能让人受伤,更不能发生逃跑事件。因此,法警队制订了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并专门去了一辆富余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能快速转移走犯人。

  独特

  防和忍也是法警文化

  王文波介绍说:“我们司法警察,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也要依法办事、文明执法。有的犯人会故意起哄,刺激法警。有的犯人被判重刑后情绪激动,会张口去咬法警。如果老害怕被艾滋病犯人咬,还怎么工作啊?所以我们法警队就要给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形成独特的法警文化,让大家一有防范的心理,二有防范的经验和手段,让大家有良好的心态去参加工作。”

  记者在旁听一些刑事案时就经历过此类事件。有的被害人家属情绪激动,扑上去用脚踹被告人,有的直接拿手机或者拿包砸被告人,在这种情况下,法警既要照顾到被害人家属的情绪,又要保护被告人的安全。为此,不少法警挨过“黑脚”。

  练兵

  独创钢叉术全市效仿

  从今年3月到10月,一中院法警队开展了岗位大练兵活动。在做好警务保障工作的同时,法警队利用晚上时间和节假日加班训练。在防暴队形和上铐等训练中,每个法警都认真体会动作要领,做到熟练掌握,动作规范。在参加市高院的防暴队形考核中,全体参加人员组成了五个小组参加考核,全部取得良好成绩。在最高院的快速上铐考核中,全部法警的动作掌握程度都较高。

  警用钢叉术是一中院法警队谭勇独创的,谭勇等人编绘了教材,经过集中训练,全体法警都掌握了此项技术。警用钢叉术受到市高院法警总队的重视,并在市法院普及。在今年10月12日,最高院到一中院考核大练兵情况时,警用钢叉术受到好评。在射击考核中,法警李宝福取得50环满环的出色成绩。在体能考核中,男警的1000米成绩和俯卧撑,女警的800米跑和仰卧起坐,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

  一天采访结束的时候,已暮色西沉。当大家都要下班回家的时候,载着被告人的警用依维柯驶出法院,驶向50公里外的看守所。不出预料的话,等法警们晚9点回来时,晚饭要自己解决了。本报记者 杨昌平 J161 王溦摄 J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