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辩护律师 >
磊:韩国电影《辩护人》影评
正文 字体大小: 中
@李_磊:韩国电影《辩护人》影评 (2014-04-23 20:29:35)
标签: 艺术电影/原创影评 文化
微博公益影评(韩国电影):
《辩护人》影评
@李_磊
看完电影,泪流满面
——题记
一
看完韩国电影《辩护人》,突然想起,最近在微博上看见美国导演斯通,教育中国导演宁浩的热门话题,宁浩作品《疯狂的石头》是生搬硬套英国三流导演盖·里奇执导拍摄的,三流商业电影《两杆大烟枪》的戏仿伪作。而韩国新片《辩护人》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正能量政治敏感题材力作。所以特向流行电影导演宁浩先生推荐此片。
昨天是基督教复活节,前半夜,看完了一部韩国电影《辩护人》,到了今天早晨。沉睡的人权苏醒,冬眠的人性复活,死亡的春天重生?马年五月,即将来临。韩国电影《辩护人》的影评并不难写,一切都是返璞归真,生活的情境朴实无华,无论主人公作为一名临时建筑工人,还是快餐、快递和服务员小人物,都要与一帧一帧的画面语言,同生共死相依为命灵魂相通,影片情节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连环故事和人物特性环环相扣,主人公阴差阳错的被卷入了一场血雨腥风,蚍蜉撼大树的政治斗争。
从佘欠饭钱逃跑,穷困潦倒的穷学生、砖瓦匠和准父亲,到买得起自己参建和标记的一间房子的税务律师,皆因代理一起隐秘的政治诉讼案,而彻底改变了命运,直至调查逼供现场被秘密警察殴打,感人至深的是,他战胜了害怕、屈辱和恐惧,挺身而出仗义直言,结尾他站在大街上,面对全副武装的军警。片子的境界故意没有整得过于高远,甚至情节推进得磕磕绊绊大大咧咧,很真实和原始,似乎每个人生都有类似的苦楚和隐痛。很多励志电影都有说教的毛病,在此片中却成为勇敢者的眼泪。
二
看《辩护人》是我放下了看,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的名气诱惑,因为此前看过一半美国大片《美国骗局》就看不进去了,一部剧情故事和人物烂得不能再烂的反腐情景喜剧,掺合中国二人转扯皮和皮影戏猜谜,谁看谁伤眼睛。很纳闷美国最近又有下三滥电影?而韩国电影《辩护人》,却于无声处听惊雷,一鸣惊人。尽管韩国电影看得不多,但是我还是有幸看完了,那部纪念光州事件划时代的韩国政治题材电影《华丽的假期》,不过,正好与之相反,去年摄制完成的韩国电影《辩护人》画面语言朴素简单得,如同律师主人公个人奋斗时代的穷困潦倒,简朴得房屋顶棚上直掉水泥渣。
确实如此,影片《辩护人》非但不华丽,反而极简拙朴,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电影艺术领域,以少胜多的低成本的极简主义电影的最佳典范,其艺术品质,完全超越了中国当代电影垃圾《金陵十三钗》那种宏大叙事的场面,雷声大雨点小的铺张浪费。而《辩护人》则开创了戏里戏外围绕主题思想以卵击石的先河。
看完《辩护人》感觉似乎有一个鸡蛋,一直不断的敲打我并不伟大的心房,中国人至今活在腐败黑暗的恐惧笼罩之下,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政治觉悟事实上,依然停靠在,三四十年前文革政治运动轨迹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韩国社会当时也是一样的恐怖笼罩,当然韩国军警打击的是赤化分子,中国人民批斗的是牛鬼蛇神。如果用《辩护人》与《华丽的假期》相提并论,尽管二者创作方法大相径庭,艺术手段也是高低立见,但是,《辩护人》表达的个体觉悟,则胜过了千军万马,而《华丽的假期》表现的集体觉醒,则始于万马齐喑。个体行为与集体行动的对比反差,正是两部敏感题材电影的各自特点。《辩护人》则是一人独戏,以少胜多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