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媒体新闻 >
马航飞机失踪最新消息:民众质疑中国媒体报道
马航失联最新消息:今天是马航客机失联第九天,各路媒体依旧对这起事件保持了高度关注。媒体,成了整个事件中一个亮眼的环节。中外媒体连续多日将此事列为头条,碎片化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时至今日,民间对事件的关注重点终于发生了变化,网友“浩正刘臻”昨晚发微博称“中国媒体有三宝,转发、蜡烛和祈祷……”,目前获得了7000余条转发,而网友“司令本”发微博直接“迁怒”中国媒体。称“从新华社到央视,无一不在吃别人嚼过的馍”。百度百家专栏作家直言“我们开始接近真相,归功于‘美帝’媒体对真相的追问。”
3月15日深夜网友“司令本”发微博称:“马航班机失联事件,中国算是主要当事国之一。但中国媒体,从新华社到央视,无一不在吃别人嚼过的馍,没一条原始消息发布。倒是日本共同社、美国路透社成了主要权威消息来源,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真不知道中国媒体还有什么能耐。平时牛逼哄哄喜大普奔,一到关键时刻就露了马脚,嘴尖皮厚腹中空是也!”
此外,“司令本”例数外媒“赫赫战功”,“马航事件CNN司法口老记找到国际刑警做实假护照;WSJ挖掘罗罗引擎线索,后披露折返;NYT披露西拐,从美政府线人处拿到雷达数据;ABC第一时间披露众包搜索;BBC最后找到卫星公司,让我们知道了8:11。而中国的媒体在祈祷和转发。”
但外媒反映的迅速并不等于所有消息都准确,而只是显示了国外媒体“抢新闻”“挣眼球”的积极。比如3月15日,美联社、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称,调查人员已经确认,有一位或以上拥有资深飞行经验的人员劫持了失联客机,关闭通讯系统,改变航线。不久后,马来西亚民航局局长阿兹哈鲁丁否认了这一消息。他说:“我在牵头调查,没人说(已确认遭劫持)……我们在调查每一位乘客和机组人员,但没有确定性证据证明遭劫持。”
外媒一度将“恐怖分子劫机”作为最大推测点列为头条,而随后的消息也显示两个持假护照的伊朗人不太可能和恐怖分子相关。有网友评论称,“或许,在故事的包装上外媒更加成熟,少了些温情反而显示出客观理性,但有没有想过,机上坐了一半的中国人,又赶在中国反恐斗争愈演愈烈的当口,我们心疼自己人,有点煽情也情有可原吧。”
此外,也有网友指出“由于飞机乃是美国产的波音777机型,美媒从技术层面做更详实的分析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与此同时,中国记者在马来的工作流程也逐渐被报道出来,而《法制晚报》记者高曌的文章《中国记者在马来》。该文描述了中国记者在马来西亚的辛劳。
中国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供图单位:法制晚报)
央视记者直击搜救过程
“我问她(央视记者窦筠韵)今天怎么样?只不过聊不了两句她就会对我说,不行,我一会还要有一个连线,只见她就低下头继续在一个不大的小本上,继续写着连线的新闻串词。”
“她告诉我,有一天她做了十个连线,三个新闻发布会,一条新闻成片。这对于他们亚太的驻站记者来说,算是比较大的负荷。在新闻的内容上,窦筠韵告诉我,作为国家的权威电视媒体,把关上也是很严格。毕竟不是什么消息都能立即发出的。但一方面央视需要消息,但记者又不能随便发消息。”
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拍摄
著名评论人郭松民对于马航事件中主流媒体的表现,给出了直白评论:煽情太过,满纸满屏都是“等你回家”,其实是对家属的二次伤害。为什么不坦率地告诉他们亲人已无生还希望?为什么要给他们这么多惠而不费的廉价安慰?为什么不把注意力转向真相与善后呢?主流媒体的品格高度小资化、女性化,没有一家严肃冷峻厚重的媒体,这非常令人担忧!
评论界对中国媒体表现都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