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媒体新闻 >
《安徽日报》报道我厅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013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安徽日报》推出“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持续推进依法治省”专题报道。其中对安徽省教育厅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了报道。
强化落实,构建平台
“六五”普法以来,省教育系统始终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以“法律进学校”活动为重要载体,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通过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平台建设和方式方法创新,推进全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狠抓“四个落实”,建设学校法制教育主阵地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重要作用,促进学校法制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
抓课时落实。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法制教育主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抓师资落实。出台了《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专设法律法规教育模块。2010至2012年共培训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18万人。切实做好法制副校长的选聘管理工作,全省共配备了34958名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目前全省已有64万名左右的志愿者。同时,充分发掘高校具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法治实践经验的师资资源。同时,抓好教材、经费的落实。
狠抓“四项建设”,构筑法律进校园大平台
纪念日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各地各校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普法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周平台。省教育厅将每年秋季开学后第一周定为“全省教育系统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宣传周”,广泛组织中小学开展宣传活动。法制教育基地平台。各地各校注重加强与有关部门、组织的协作,多种形式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校外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共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近600个,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6万余场次。
狠抓活动创新,丰富法律进校园载体
“六五”普法以来,各地各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承、丰富、完善、创新普法形式和方法,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坚持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通过举办法制文艺演出、模拟法庭、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现身说法、法制征文、手抄报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提高了普法的亲和力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