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青少年犯罪趋势与原因

青少年犯罪趋势与原因

作者:谷志勇  发布时间:2010-08-16 17:25:04

摘要青少年犯罪问题己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公害。特别是近年来犯罪成员的低龄化、作案手段的智能化、团伙犯罪的帮派化、作案目标的扩大化等严重情况己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很多国家先后制定了青少年法规。青少年犯罪己成为各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寻觅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犯罪趋势  犯罪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当前青少年犯罪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低龄化趋势并且在校学生增多。与70年代相比,进人90年代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提前2-3岁,其中14岁以下少年犯罪率增加,年龄最小的不满10岁。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特别是在校学生犯罪数量增加,再次向社会、学校、家庭敲响了警钟。

2、犯罪动机恶劣化。青少年犯罪通常围绕“财、色、霸”实施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这表明青少年犯罪具有贪婪性、疯狂性和凶残性。虽然有的青少年的犯罪动机较为单纯、简单,有时具有游戏性和恶作剧的特点,但仍不能掩盖其犯罪动机的恶劣

3、暴力犯罪较多,手段残忍。大量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一般集中于盗窃、抢劫、伤害、杀人、强奸和绑架等案件,约占青少年犯罪的90%

4、犯罪向智能化、成人化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犯罪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反侦察手段也越来越多。

5、犯罪集团化。青少年犯罪大多是拉帮结伙进行的,犯罪团伙是青少年犯罪中最典型的组织形态。这些团体有的一经形成就进行犯罪活动,成为犯罪集团;有的则随着不健康思想的蔓延,逐渐演变成犯罪集团,进行疯狂的犯罪活动。

6、女性犯罪有上升的趋势。在青少年犯罪中,有些女性浓妆艳抹,衣着过于开放,招摇过市,引诱他人犯罪;目前女性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7、青少年犯罪成员来自不同类型的家庭。以前认为家庭不和、家庭不全、家庭贫困等问题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家庭因素;现在的情况则有所变化,除上面提到的几种情况外,还出现了各种类型家庭:如农民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均可能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形;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干部子女,尤其是领导干部子女违法犯罪的情况,尤为突出,其中多数是领导干部子女。

8、“娱乐型’犯罪行为增加。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动机,虽然仍以满足物质和金钱的欲望为主,但是为了追求刺激或者游戏取乐而违法犯罪的倾向大大增加。

9、今几年来的青少年犯罪成员中大多突出表现心理、性格、人格、情感、意志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理论界、司法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稳定环境的重要工程。

(一)社会因素

人是社会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个性行为都要受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可以说: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客观环境消极影响的内化的结果。

1、各种腐败现象的消极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使腐败贪污盛行,例如:近些年来任人惟亲,打击报复,行贿受贿,敲诈勒索,党风不正现象等非常严重,腐败现象的集中表现是钱权交易,权权交易。还有,一部分借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人,包括一部分党政干部,并没有给人民树立良好的形象,他们以吃喝嫖赌为能干,无视国法政纪,猖狂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甚至有的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能评“三好生”而对学校领导、老师“行贿”;这使得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形成时期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无异社是耳闻目睹,理论与现实的巨大的反差使青少年陷入困惑,进而对社会产生怀疑和抵触甚至反叛社会生活;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为潜意识中存在不良因素的青少年人提供了违法犯罪的心理环境,总之青少年犯罪与成年人犯罪不同,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社会负有很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