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2007-09-16 13:03:00)
标签: 人文/历史
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摘要: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在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是青少走向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要起到应有的作用,使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避免其走山犯罪的道路。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家庭原因 家庭结构 健康成长
青少年犯罪既是青少年实施的以法定犯罪为典型形态,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包括毒品泛滥和环境污染在内的三大公害之一。在我国也已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青少年犯罪占到全部刑事案件的70%。
近年我国青少年犯罪逐渐趋向低龄化,其中15—16种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到全部青少年犯罪的70%左右。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犯罪故意的突发性、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等特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由于青少年抵御能力差,容易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以及社会不良文化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对青少年法制道德教育滞后。这些社会现实都给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温床。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升高以及恶化的社会现实。但我认为家庭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最为重要,和最不容忽视的因素。
首先,是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性,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处在经济的市场化过程,社会的转型的到来,外来的思想、文化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家庭同样经历着各种考验,各式各样的发展冲击着家庭领域,缩小了它的活动范围和功能,造成了代际间的紧张和疏 远,其变化影响之大可能是史无前例的,在传统家庭模式解体的过程中,家庭失灵开始显露出来,催化了许多不正当的外在干扰,它们冲破家庭这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安全屏障,危及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逐步社会化过程,并且已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一)家庭结构发生巨变和缺陷家庭的泛滥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离婚率上升导致离异家庭子女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这种现象不利于父母子女的正常交流,使父母无法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也不利于子女在遇到心理和生理问题时也无法像父母请教解决,这十分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的正常发育和形成,甚至导致各种变态人格的形成。失去家庭温暖的孩子对家庭的依附性逐渐减少,就会以各种方式逃避回家,极易造成犯罪机遇而做出某些非正常行为,并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现在家庭基本上形成了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家庭形态,独生子女与同龄人交流机会大大减少,青少年既容易产生孤僻内向等性格特征。今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现象在城市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其次,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家庭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个体的生物人必然经历融入社会生活,而成 长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在这方面,家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常重,起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作用,尤其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提供各种需要促进孩子社会化至关重要。作为人生命中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功效能否正常发挥,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成长,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育。
(一)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再加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家长对独生子女更是期望甚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采取高压政策,家长过度把社会上上学就业等巨大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为了让他们在将来的竞争中拥有更多更大的优势。对子女各方面要求远远超过了其能够承受的范围。虽然国家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为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减负,但社会的竞争现实的存在,青少年学生承受的压力并没有减轻的迹象。反而由于压力过大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刑事典型案例。
(二)父母亲的素质对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的家庭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忽视了跟孩子的交流,或者由于本身素质的原因,没有对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加以关注和培养,导致了孩子心理受压力的弱化或性格的不健全。重视青少年主体性已成为今后发展趋势,青少年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就很难在社会立足。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养而无教,骄纵溺爱,粗暴生硬,自由放任,袒护纵容等错误做法还是大量存在的。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极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育的。父母亲自身的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都对子女产生着深刻的不良影响。正由于不良消费观的误导和不健康的亚文化的家庭渗透,最终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调查中表明,因家长生活的不检点,孩子耳濡目染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占了犯罪成员的25%左右。
再次,家庭暴力给青少年的弱小的心灵留下的永远的痛。
(一)父母之间的家庭暴力,如父母经常在儿女面前吵架甚至打架,或者父或母经常对对方实施家庭暴力,等现象的经常出现就会在尚未成年的子女心灵中留下阴影对其以后的成长及其走向社会后的生活都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后果。前不久在某地不就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案例,由于未成年的儿子因为实在难以忍受酗酒成性的父亲每次酒醉后对母亲实施的家庭暴力,居然再一次父亲酒醉后又对母亲实施家庭暴力时帮助母亲把生身父亲杀死。
(二)父母对子女实施的家庭暴力。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是继父母存在的再组家庭中,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的存在直接造成青少年心理的不健康发育,极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将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鉴于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和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父母婴在最大程度上承担起其应还有的社会责任,从对社会负责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能够实现的高度,履行好首任教师的职责。
首先,家长要注重自已的行为和形象,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行动教育子女。青少年对一种家庭气氛的心理承受力表现在他对家庭成员形象的适应和接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因而父母们时刻要意识到身旁有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瞅着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且对于子女要求不要超出其能力所及范围,否则极易产生逆反心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其次,要充分体现对子女的尊重,尊重子女的正确想法和建议。这对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的深刻 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既是长辈,也是教师和朋友,切忌把“社会角色”带进家门;要学会理解和 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 ;家庭内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切忌急躁、粗暴,尽可能地热心肠、冷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最后,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如果父母与孩子常交流,父母有感情,孩子就会更加油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感。家是孩子每天停靠的港湾,是情绪的出口,是在外受伤跌倒时可以疗伤止痛、补充能量的地方。其实孩子都很宽容,对父母的要求并不高,给孩子一个亲密的拥抱、一个幸福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一次倾心的交谈,甚至是一次适时的批评,都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关注他、爱他。使父母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爱心。
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子女成长过程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我们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就是要使广大家长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使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健康成长,都能顺利融入社会,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特别是我国现在处在转型时期,社会上充斥着各种不良的信息,存在着各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并且青少年认识能力,鉴别能力有限,这更凸现的当代父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希望为人父母者,能为社会站好第一班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身心健康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张倩.预防青少年犯罪与家庭道德教育 .社会科学论坛
[2]邹泓,张秋凌.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
[3]李宁.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社会预控和矫治 .宁夏大学学报
[4]田杰.家庭:价值形成的“磁场”——家庭文明与 的预防 .当代青年研究
[5]史朝霞.家庭环境与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研究.
[6]许前程.从武汉市调查看中国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问题.
[7]王新华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及疏导教育导刊
[8]王国富,赵转,盖英第,等 未成年人犯罪前心理状态调查与干预对策研究
[9]赵美玉 社会转型期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犯罪原因的对比研究
[10]傅安球,史莉芳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1]赵明阳,吴敏,张德甫,等 离婚家庭儿童个性特征研究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分享:
喜欢
阅读┊ ┊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关系
后一篇:中国政法大学学位论文形式要求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关系
后一篇 >中国政法大学学位论文形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