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辩护律师 >
刑事诉讼法辩护 强制措施 证据
第五章案例一
某镇选举镇长。个体工商户某甲为当上镇 长,采用贿赂的方式,向全镇47位人大代表 长,采用贿赂的方式,向全镇47位人大代表 每人行贿1000 每人行贿1000元,结果当选。案发后,公、 1000元,结果当选。案发后,公、 检就管辖问题发生争议。检察机关认为该案 系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破坏选举犯罪,应由 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问:本案应由哪个机关立案侦查? 答案
第五章案例一答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 18条的规定,由检察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的规定,由检察机 关立案侦查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破坏选举犯 罪,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必须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3、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利用职权实施犯 罪行为。 本案中,犯罪主体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 观方面行为人没有利用职权实施犯罪行为,因 此,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第五章案例二
甲和乙是盗窃案的同案犯,被人民法院判刑 后在同一监狱服刑。二人在服刑期间脱逃至 丙市。甲在丙市某饭馆吃饭时被抓获押解回 监狱后发现其在丙市还有盗窃犯罪,乙在丙 市抢劫时被当场抓获。 问:对甲和乙所犯新罪如何进行侦查?理由。 答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的规定: “正在服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由服 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正在服刑的罪犯在脱逃 期间的犯罪,如果是在犯罪地捕获并发现的, 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是被缉捕押解 回监狱后发现的,由罪犯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 辖。” 辖。”对甲应由监狱进行侦查,乙应由丙市公 安机关进行侦查。
第六章 回避(2课时) 回避(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及要求: 应使学生明确回避制度的概念和意义,明确 申请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项重 要诉讼权利,同时要掌握回避对象、理由、 方式及有关处理程序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回避的种类、理由和人员范围; 2、回避的决定程序。
第六章 回避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一、回避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依照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 ,是指依照法律规定 , 凡是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利害关系 或其他特殊关系, 或其他特殊关系, 可能影响本案公正处理 的直接办案人员和对案件的进程、 的直接办案人员和对案件的进程 、处理有 决定权、 决定权、表决权的司法人员以及其他辅助 办案人员, 办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