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死刑 >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获取最新
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金泽刚
【摘要】:正犯罪总是有原因的,从直接动因来看,犯罪与犯罪人的人格因素有直接关系,而进一步分析犯罪的最初动机,犯罪的原因又受到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社会和环境因素与犯罪人的人格形成密切相关。事实表明,将犯罪的恶果完全归咎于犯罪人不是科学的犯罪观。国家和社会除了承担追诉、审判和改造犯罪人的责任外,是否还要为犯罪生成本身承担一定"罪责"呢?如果回答是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
【分类号】:D924.12
【正文快照】:
犯罪总是有原因的,从直接动因来看,犯罪与犯罪人的人格因素有直接关系,而进一步分析犯罪的最初动机,犯罪的原因又受到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社会和环境因素与犯罪人的人格形成密切相关。事实表明,将犯罪的恶果完全归咎于犯罪人不是科学的犯罪观.国家和社会除了承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远煌;论刑法调控与犯罪生成[J];法学;2004年06期
2 文海林;以目的为主的综合刑法[J];法学研究;2004年01期
3 王牧;;我国犯罪对策的战略选择[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刘振东;;论刑法中客观主义的合理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刘用军;;理性至上主义与刑事司法解释的命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杨凯;;论刑法规范谦抑原则[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6 邵维国;论罚金刑的道义报应根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赵秉志;;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略述(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赵秉志;;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略述(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谭淦;;刑法、刑事政策与社区矫正[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赵嵬,冯英;刑事古典学派的意志自由学说与刑罚本质理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康均心;李娜;;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制度研究——兼论社区矫正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张秀玲;;中蒙保护未成年人之刑法比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5 于跃江;;和谐社会的犯罪理念[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6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思想源流[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7 张秀玲;维英;;中蒙处遇犯罪未成年人之刑法比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8 莫洪宪;彭文华;;农民工犯罪的区域性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为例对珠三角农民工犯罪进行的分析[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周雪梅;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牛锋;民刑法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彦煜;论刑事诉讼程序分流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庆新;论教唆犯的性质[D];湘潭大学;2010年
3 林政;论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D];苏州大学;2010年
4 何海;建立前科消灭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乔远;短期自由刑及其行刑社会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徐萍;人身危险性在定罪中的作用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侯伟;我国徒刑罪犯减刑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郭雄;刑事和解: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正当性程序[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徐宜可;论当代中国行刑社会化的困境与出路[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秀花;老年人刑事责任轻缓化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铮;“激浪者是艺术史的鹰隼”[J];读书;2002年10期
2 李风圣;有限的公正[J];读书;2002年11期
3 周国平;纯粹艺术∶精神寻找形式[J];读书;2002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志;辛丽英;苏敏;;死刑案件量刑情节研究[J];山东审判;2007年05期
2 杨征军;李克;;刑法“宽”、“严”适度所面临的问题[J];法律适用;2006年07期
3 陈华杰;;审判实践中如何适用死刑?[J];中国审判;2007年06期
4 王宁;;刑罚效力有限性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1期
5 贾宇;;论死刑的裁量[J];法学家;1995年04期
6 哈罗德·J·维特尔;杰克·赖特;储槐植;;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J];国外法学;1980年04期
7 钟莉;范冬明;;死刑案件“从宽”量刑情节如何把握[J];中国审判;2010年06期
8 蒋安杰;;慎用死刑引领中国司法更理性[J];法制资讯;2009年08期
9 邓智,彭玉伟;刑罚效力的犯罪学分析[J];台声.新视角;2005年05期
10 鲜文明;;中国应该废除死刑吗?[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3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思想源流[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4 余向栋;;中国现行的死刑立法与司法[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5 刘守芬;李瑞生;;生命刑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6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犯罪学根据[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