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滥用职权罪 >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研究
《辽宁大学》 2011年
获取最新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研究
吕艳
【摘要】:本文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相互勾结,违反建房许可证发放程序,骗取国家拆迁补偿款28万元的案件入手,引出所要讨论的问题。本文讨论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实行共犯;另一方面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若既符合滥用职权罪实行共犯的构成要件,也符合普通犯罪的构成要件,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应如何处理。 由于现行刑法关于滥用职权罪及其共犯的规定过于简单,所以本文拟从各种理论观点入手,提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滥用职权罪的观点。目前关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实行共犯,理论上主要有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这三种观点,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肯定说和否定说的观点都很片面,折中说的观点更合理些;关于如何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滥用职权罪的犯罪行为定罪,理论上有多种学说,本文主要就三种学说进行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分别定罪说和想象竞合说都有瑕疵,职务犯罪说的观点更合理些。 笔者通过滥用职权罪与其他职务犯罪的比较,并结合滥用职权罪犯罪行为的特点,笔者认为:首先,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勾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共同实行滥用职权罪,应当分两种情况分析:当滥用职权行为以作为方式表现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实行共犯,当滥用职权行为以不作为方式表现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实行共犯;其次,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以滥用职权罪共犯定罪处罚。结合整篇文章的理论探讨及本文的案情分析,笔者认为,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和张某以滥用职权罪共犯定罪处罚。 现行刑法分则关于滥用职权罪的规定,仅能惩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对于实践中存在的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勾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共同实行滥用职权罪的犯罪行为,无法惩治,致使这些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肆意实施犯罪行为。因此,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建议立法机关针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勾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共同实行滥用职权罪的犯罪行为,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滥用职权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梅;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2 张兆松;职务犯罪中的共犯问题之我见——兼与周红梅同志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3 姜东良;;嘉兴首判地产商“滥用职权罪”[J];法人;2010年09期
4 赵秉志;;论主体特定身份与共同犯罪[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5 韩轶;;不同身份者实施的共同犯罪定性之研析——兼论异种罪名的共同犯罪[J];法商研究;2010年03期
6 张小虎;;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J];法学杂志;2009年11期
7 梁生东;;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辨析和完善[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3期
8 肖介清;论“内外勾结”犯罪应以特定身份者的行为定性[J];河北法学;1993年02期
9 沈宇峻;放纵走私罪与走私罪共犯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孙晓安;王新颜;;贪污罪还是滥用职权罪[J];中国检察官;2010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蒜;陈晖;;共同犯罪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何俊;;论合同诈骗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杨明;陈结淼;;论我国刑事法领域中弱势群体的程序保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何承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再探讨——基于立法例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熊霞;;检察职权科学配置研究——以特定重大犯罪案件检察职权的立法完善为视角[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