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受贿罪 >
《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华东政法大学》 2011年
获取最新
受贿罪的主体要件探究
余洁
【摘要】:我国当前刑法中受贿罪的主体随着《刑法修正案(七)》的生效有着扩大的趋势,本文将从目前刑法条文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进行分析,现行的法律规定并没有解释理论上和实务界中关于受贿罪主体存在的明确问题,而主要是关于特殊认本的规范问题。受贿罪主体的范围和属性反映着一国对于特殊客体的维据,就现行刑法条文而言,我国的受贿罪主体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还有着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为我国受贿罪的主体范围过于狭窄。因而笔者试图将我国受贿罪所存在的主体方面的理论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受贿罪主体认定上存在的疑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和实证的理论研究方法,对主体认定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界定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人等相关受贿主体认定中的问题。依据这种分析,本文第一部分论述有关受贿罪的刑法基本理论和主体要件的法律性质,第二部分论述受贿罪主体的界定,对目前的主要学说进行规范和疏理,第三部分对受贿罪主体认定中的几个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是笔者提出对于目前我国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所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完善和修改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4.3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艳华;;浅析我国受贿罪主体的扩大[J];法制与社会;2009年31期
2 利子平;辛波;;斡旋受贿犯罪立法的反思与重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陈红蕾;;对受贿罪主体和范围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9年39期
4 黄毓毅;;国有医院医生收受回扣行为定性探讨[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2期
5 周泽;;论记者不构成受贿犯罪的主体[J];新闻记者;2009年03期
6 江礼华;论国家工作人员范围的界定[J];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马克昌;;论斡旋受贿犯罪[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结合犯替代包容犯与转化犯的立法可能性探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周世虹;;现代刑法对古代刑法自首制度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彭凤莲;胡文静;;论受贿罪的立案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李鹏飞;黄世斌;;贿赂罪若干罪名的分析比较及立法完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吴亚娥;;玩忽职守罪构成论[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吴寿东,焦方红;略论正当防卫的有关问题[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7 欧阳爱辉;;共犯中止的司法认定管见[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林琳;;转化型抢劫罪犯罪形态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白昌晶;;贪污罪相关问题研究[J];才智;2010年01期
10 杨金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产生收益罪的罪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占洲;;针对刑法第388条的几点修改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吴大华;于志刚;;境内外多次犯罪中前科记录之应用规则[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钧;彭月辉;;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特征[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李舒啸;;浅析商业贿赂犯罪的司法适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朱兆坦;;试论准成年人犯罪的现状与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7 李良广;;公职犯罪主体研究——以《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为视角[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8 王彤;;浅谈办理渎职犯罪案件对相关问题的法律适用[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蔡军;想象竞合犯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彭慧玲;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婷婷;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杜玲玲;信用卡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谭轶城;论刑法评价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振林;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文聪;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兵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刑事立法司法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魏杏兰;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晓冬;;影响力交易罪立法的模式选择[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2 张利兆;论斡旋受贿的职务关系[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3 陈志华;关于医生收受回扣罪与非罪的理性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05年04期
4 杨剑波;;贿赂范围新探——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背景的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冯超;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6 朱孝清;斡旋受贿的几个问题[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7 龚明礼;简析受贿罪主体[J];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8 孙忠诚;;借鉴反腐公约 完善国内立法[J];人民检察;2006年07期
9 马李芬;斡旋受贿罪独立性探析[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武玉红;贿赂犯罪中贿赂物的内涵辨析[J];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受贿罪主体问题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熊选国;;受贿罪“利用工作便利”新议[J];法学家;1990年04期
3 丛舜天;;关于受贿罪的标的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0年S6期
4 孟庆华;受贿罪主体构成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吴登伟;;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虚设债权的借条能否以受贿罪论罪处罚[J];中国检察官;2011年12期
6 韩玉胜;;关于受贿罪主体的议论[J];法学家;1988年04期
7 袁剑波;;如何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J];中国检察官;2010年22期
8 杨正根;;试论受贿罪的概念和数额[J];法学家;1988年04期
9 杨毅;;论受贿罪的犯罪构成、特点与处理[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10 刘宇;;论以交易形式实施的贿赂犯罪[J];理论界;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湧;;试论刑法受贿罪中“索而未取”“收而不受”“受而不收”等情况的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王亚楠;;受贿行为侵害法益之新探[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3 于立强;于立萍;;新型受贿罪的特点及受贿罪犯罪对象的立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穆昌亮;;浅析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长柱;王春艳;庞玮;;国家工作人员商业贿赂犯罪现状与防范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王占洲;;针对刑法第388条的几点修改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王钧;彭月辉;;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特征[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朱祖洋;;涉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实证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卢勤忠;;中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10 蒋宪平;;在查办职务犯罪中运用“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问题的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志毅;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情人收受他人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罪[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尹明灿 江西省纪委监察厅;特定关系人受贿的认定[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3 刘敬新 北京市检察院二分院反贪局;“特定关系人”受贿问题探讨[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赵长青;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从实际出发的要件设计[N];检察日报;2009年
5 记者 陈东升 通讯员 陈镇南;官员哥哥用职权为人谋利 平民弟弟“名正言顺”收钱[N];法制日报;2008年
6 江苏省如东县检察院 缪军;试论受贿罪的直接客体[N];今日信息报;2005年
7 李连华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特定关系人成立普通受贿罪共犯的条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8 陈俊 谭毅;是受贿罪还是贪污罪[N];江苏经济报;2004年
9 李云龙;受贿罪的立案和量刑标准[N];江西日报;2001年
10 刘海红;杜某是否构成受贿罪[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穆妍;受贿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成;共同犯罪与身份关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5 阎二鹏;身份犯之共犯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敬新;我国反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制度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张本勇;论身份犯[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李文生;清代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赵建伟;职务犯罪应对措施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姚贝;没收财产刑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军;论受贿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成愈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振林;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珏;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马爽;论受贿罪主体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0年
6 许永明;受贿罪主要争议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王兵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刑事立法司法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孙伟涛;论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河南大学;2011年
9 崔丽艳;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文卿;受贿罪主体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机构
>武汉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厦门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郑州大学
>吉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相关作者
>张本勇 >白珍琼
>姚贝 >张波
>李成 >于雪婷
>刘忠 >穆妍
>秦小兵 >赵建伟
>程兰兰 >宋春波
>何承斌 >董同会
>曾凯达 >刘敬新
>于云翔 >李文生
>阎二鹏 >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