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诈骗罪 >

《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华东政法大学》 2012年

获取最新

集资诈骗罪客观构成要件探析

孙兆祥  

【摘要】: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已经演变为典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集资诈骗罪是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涉及的罪名之一,对该罪的构成要件特别是客观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打击非法集资行为的理论体系,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本篇硕士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有关集资诈骗犯罪概述。在该部分,笔者首先对非法集资犯罪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我国现在非法集资犯罪在总体上正愈演愈烈的结论,具体表现为案件数量居高不下,涉案群众众多,涉案行业多,涉案领域广,涉案金额巨大。然后笔者介绍我国的集资诈骗犯罪法律规制的立法沿革,指出我国有关集资诈骗罪的相关规定经历了立法缺失阶段、单行刑法阶段和刑法典阶段。 第二部分是集资的概念与辨析。在该部分,笔者指出集资是指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明确集资诈骗罪涉及的标的只能是货币资产而不包括非货币财物。同时笔者将非法集资与合法集资、民间借贷进行区分,为界定集资诈骗罪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是介绍集资诈骗罪客观构成要件中的诈骗方法。指出现行司法解释对诈骗方法的确定,不当的缩小了诈骗方法外延从而导致诈骗方法的概念更加模糊。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应该对诈骗方法进行类型化的解释。 第四部分是介绍集资诈骗罪客观构成要件中的非法集资。在该部分笔者介绍了非法集资的四个特征,即非法性特征、公开性特征、利诱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在非法性特征中,明确提出了“非法”的含义,并对“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未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和“借用合法经营形式吸收资金”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在公开性特征中,重点探讨了口口相传的概念和定性问题,提出口口相传的形式符合公开性的特征。在利诱性特征中,提出了承诺的回报是虚假的、承诺回报内容的特定性和给付的回报包括确定和不确定回报的观点。在社会性特征中明确社会性指的是多数人,包括特定的多数人和不特定的多数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红虹;;非法集资案件相关问题[J];中国检察官;2011年09期

2 刘永刚;;“中国PE第一案”开审 PE乱象[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24期

3 邓中文;;论集资诈骗罪[J];兰州学刊;2009年10期

4 刘为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1年05期

5 张承;执行《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下)[J];人民司法;1995年11期

6 茅于轼;一个企业家命运的政治含义[J];新闻周刊;2003年47期

7 高绍安;;明确政策法律边界 从严打击非法集资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非法集资案件司法解释[J];中国审判;2011年01期

8 张建;俞小海;;集资诈骗罪对象研究中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正[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6期

9 张建;俞小海;;集资诈骗罪对象研究中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正[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9期

10 李有星;范俊浩;;非法集资中的不特定对象标准探析——证券私募视角的全新解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检察院 周宏伟;[N];检察日报;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兵;;论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张元;;金融诈骗罪之目的要件及罪过形式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孟民;试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1期

4 齐爱华;;我国现行刑法中确定的犯罪数额与立法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5 姜彦君;论欺诈及其法律责任[J];商业研究;2002年08期

6 杨国章;;繁荣与困惑——单位犯罪研究30年的回顾与反思[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彭少辉;曹余曦;;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司法认定——兼评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最新司法解释[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任海涛;;非法占有目的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王子晏;;保险诈骗罪与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的关系及法律适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李邦友;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占洲;;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明标准[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金华;桑俊杰;;贷款诈骗罪主体若干问题研究[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红昌;论财产罪中的占有[D];武汉大学;2011年

5 徐静;合同诈骗罪司法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牛锋;民刑法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国章;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及实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任继鸿;贷款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廖梅;目的犯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玲玲;信用卡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成杰;论刑法中的敲诈勒索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继福;论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D];湘潭大学;2009年

4 罗勉;论驾车碰瓷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10年

5 欧柯邑;论虚假诉讼行为的刑法规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范登殿;合同诈骗罪中“合同”概念之解析[D];湘潭大学;2010年

7 胡莎;论存假币取真币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09年

8 杨晓东;金融诈骗犯罪的认定与防范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谢珏;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汤志鹰;论当前我国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中华;;论金融诈骗罪适用中的三个问题[J];法学杂志;2008年04期

2 刘远;;欺诈犯罪原理探究[J];法学家;2000年05期

3 刘燕;;发现金融监管的制度逻辑——对孙大午案件的一个点评[J];法学家;2004年03期

4 李勋文;;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处理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5 乐绍光;邓楚开;曹晓静;;论办理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中的若干法律适用问题[J];法治研究;2008年05期

6 高艳东;;集资诈骗罪的立法完善与解释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公安法治研究);2006年06期

7 卢乐云;;审查起诉阶段非法集资犯罪的法理与实务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8 邵芳;;论集资诈骗罪的认定[J];经济论坛;2008年04期

9 吴昊;;非法集资抑或证券发行:“长城机电”融资案引发的思考[J];金融法苑;2003年06期

10 李皛;;非法集资刑事规制的不足与完善[J];金融法苑;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马岳君 陈东升;[N];法制日报;2010年

2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检察院 周宏伟;[N];检察日报;2011年

3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记者 陈永辉;[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艳东;;集资诈骗罪的立法完善与解释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胡敏春;;浅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6期

3 李娜;集资诈骗罪构成要件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4 邵芳;;论集资诈骗罪的认定[J];经济论坛;2008年04期

5 周少华;董晓瑜;;集资诈骗罪的司法认定[J];人民检察;2010年16期

6 路达;;传销行为罪名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7 陆洪生;冯建平;;集资诈骗罪的特征与认定[J];乡镇企业科技;1998年07期

8 杨光明;;集资诈骗罪构成要件解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9 钟瑞庆;;集资诈骗案件刑事管制的逻辑与现实——浙江东阳吴英集资诈骗案一审判决的法律分析[J];法治研究;2011年09期

10 王晶;;浅谈集资诈骗罪的法律适用[J];华章;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占洲;;集资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明标准[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立新;;集资类刑事案件若干问题探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孙文红;李美荣;;贷款诈骗罪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傅跃建;胡晓景;;金融危机下民营企业集资犯罪的现状及防治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