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媒体新闻 >

浙江法制报整版报道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企业法

浙江法制报整版报道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托管特色法律服务 (2013-09-05 15:50:20)

标签: 杭州劳动法律师 杭州劳动纠纷 杭州劳动律师 杭州劳动争议 杭州劳动仲裁 分类: 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录

浙江律师创新法律服务产品 致力做中小企业的法律管家

来源:浙江法制报

    5月24日,周五,照例是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主任汪政前往杭州某外贸企业值班的日子。“您好,找哪里?”临近公司大门时,保安人员伸手拦住了汪政。通过保安室与总经理室电话联系确认后,汪政才得以进门。

  这扇大门,汪政每周都要出入一次,被拦还是头一次。“这家企业和我们签订了法务托管合同。律师几次上门后,发现公司出入自由,经常失窃。上个月,律所给公司提了书面建议,要求加强门岗制度。没想到现在把自己拦在了门外。”汪政笑着说。

  小到进出大门、工资发放手续,大到订单合同、公司股权,2012年,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响应省司法厅服务小微企业的号召,开发了“企业法务托管”服务模式,一改以往企业法律顾问模式相对松散、缺乏延续性的情况,以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组成团队,结合专职律师坐班为委托进行法务托管的企业提供打包服务,开展全方位的法律风险防控,增强企业的抗风险和营运能力。

  “正是因为做了企业的法务管家,身为律师肩上的责任更重。以往谁都不会关注的门岗小问题,在管家眼中也是个大问题。”汪政说。

  浙江律师创新法律服务

  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每年中国有约100万家民企破产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企业只有10%。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美国企业为40年。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遭遇的商业风险和自然风险,而它们都以法律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

  刚过完年,杭州某家制造型集团公司就面临分裂的危险。集团是由3位创始人平均控股的。经过长期的经营,目前公司年产值已达到十多个亿。随着公司的发展,3位创始人对前景都有各自的打算:老大希望公司能从生产制造业转向房地产领域;老二希望公司继续干老本行,做好产品更新;而技术员出身的老三则希望公司今后能专注产品往科研方向发展。

  除了3位股东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出现矛盾外,对于公司的二代接班人,3人也有各自的打算。3人都有儿子,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接班。矛盾一发不可收拾,3人闹着要分家。

  眼见着一家有着美好前景的企业将分崩离析,身为该公司法务管家的汪政第一时间了解到事情的始末,与3位股东多次商谈后,建议通过优化股份结构来解决公司面临的问题。经过对公司股权的整理,公司最后在律师指导下成立了3个事业部,由3位原始股东占不同数额的股份,但股东所控总股份不变,二代接班人成为董事会成员。

  一场分家危机被化解在了襁褓之中。作为中小微企业先发之地浙江,类似的企业数不胜数。自2008年起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浙江民营企业遭遇到滑铁卢。2011年,省司法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律师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律师走访中小企业活动方案》。响应省司法厅的号召,浙江律师主动开展大走访等活动,送法进企,帮助中小微企业建立现代公司制度,避免因法律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

  “以前,很多企业把律师看做推销员,认为他们辗转在纠纷之间推销自己的法律业务。但是经过这场危机后,很多企业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律师的作用不仅是打官司止损,更在于预防法律风险。”汪政说。

  与汪政想法不谋而合的律师还有很多。法务托管、法律服务“团购”、会员制等,我省律师在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真正实现律师在规范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良好效果。据了解,2011年10月省司法厅组织全省律师开展走访中小企业活动以来,全省律师通过多种途径,走访中小企业93592家,召开座谈会11394个,发放法律联系卡、法律意见征求函125728份,开展各类法律宣讲活动9957场,对32349家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审查企业规章制度33785件,帮助修订公司文件、审查合同协议34233件,出具法律意见书、风险提示函26235份,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9767个,为中小企业的规范经营、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2012年2月1日,《人民日报》曾以《律师到 企业笑———浙江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为题,全面报道了我省律师服务中小企业的做法和成效;时任省委书记赵洪祝连续三次对我省律师服务中小企业工作予以批示肯定。

  大走访问出企业法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