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受贿罪 >

受贿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安徽大学》 2007年

获取最新

受贿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

薛潮平  

【摘要】: 受贿罪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犯罪,是典型的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犯罪,这种犯罪严重毒化社会风气,败坏党和政府的声誉,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历来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特别是在我国反腐倡廉、严惩腐败的今天,受贿罪更是重点惩处的对象之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我国对受贿犯罪打击力度的增大、受贿案件呈现出形式多样化、行为人手段越来越狡猾、行为越来越隐藏的趋势,造成不少案件查处的难度越来越大,证据收集、固定非常困难,致使对这类犯罪打击不力,影响了反腐败的深入开展。这里我们主要就受贿的概念及构成、贿赂犯罪中具体问题的认定发表几点看法;并结合当前贿赂犯罪的现状与特点,反思现行法律理论与实践中关于反贿赂犯罪的缺陷,建议从细化受贿罪认定与完善反贿赂立法两个主面着手挤压贿赂犯罪的生存空间,从而达到减少贿赂犯罪发生机率的目的。以期对准确有力地打击受贿犯罪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近年来司法机关在查处贿赂犯罪过程中积累的客观数据与实践经验,对当前受贿这一社会常态犯罪现象的现状与特点加以归纳,对其查处难度予以全面分析,从我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全面阐述,为本文重点“受贿罪认定”的必要性埋下伏笔。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对受贿罪犯罪构成的理论阐释。司法实践中的受贿认定存在不少理论问题,集中表现在犯罪的主体与客观方面。只有对我国现行《刑法》中犯罪主体与客观方面的概念与立法原理加以详细解释,才能为受贿罪的认定提供理论基础;也只有对犯罪构成理论方面的铺垫,才能对实践中具体的受贿罪认定加以批判与取舍。 本文的第三部分涉及到的是受贿罪认定中应当注意的若干具本问题。这是笔者结合多年的司法实践对受贿罪认定的难点一一罗列并加以解决的全文重点。笔者对受贿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法定刑等司法认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斡旋受贿的认定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4.39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前言7
  • 一、当前我国受贿罪呈现的新特点7-15
  • (一) 犯罪数额急剧上升7-8
  • (二) 犯罪部门集中在权力机关8-9
  • (三) 犯罪主体日益复杂9
  • (四) 犯罪行为的多元化9-10
  • (五) 反受贿以纪检部门为主体依托10-11
  • (六) 追诉犯罪的艰难性与复杂性11-15
  • 二、受贿罪认定的理论基础15-23
  • (一) 客体要件15-16
  • (二) 客观要件16-18
  • (三) 主体要件18-20
  • (四) 主观要件20-23
  • 三、受贿罪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23-41
  • (一)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界定23-24
  • (二) 受贿罪的既遂和未遂的认定24-25
  • (三) 受贿罪共同犯罪的认定25-29
  • (四) 事前受贿与事后受贿的定性29-30
  • (五) 非财产性利益受贿案件的认定30-31
  • (六) 受贿罪与受礼的区别31-33
  • (七) 斡旋受贿的认定33-36
  • (八) 受贿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36-37
  • (九) 受贿罪的量刑情节的认定37-41
  • 结束语41-43
  • 参考文献43-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和平;当前商业贿赂行为的特点与整治对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8期

    2 胡祥福,何学忠;论介绍贿赂罪[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潘爱民,许建琼;受贿罪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J];人民检察;2001年11期

    4 朱建华;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取消论[J];现代法学;2001年04期

    5 张明楷;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J];政法论坛;2004年05期

    6 邹志宏;论索贿犯罪[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庆辛;;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仇艳艳;田野;;等价生命的尴尬境地——探讨等价生命换取行为在我国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邱帅萍;;死刑适用疑难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侯艳芳;;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王俊杰;;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金鑫;;人格权与公共安全的冲突——厦航黑名单案件引发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超捷;;论安全事故不报、谎报罪——兼论《刑法修正案(六)》第4条规定之不足[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汪海燕;;林权改革视域下盗伐林木罪犯罪客体的反思[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