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7名少年围殴精神病人致死 青少年暴力犯罪特点及

7月30日,河北7名少年围殴一52岁的精神病人致其死亡,参与打人的共7人,其中最大的嫌疑人仅仅16周岁,最小的3人尚未满14周岁。近年来,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比率呈上升趋势,为何未成年暴力犯罪事件频发,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据媒体报道,7月30日凌晨,有精神障碍的52岁的李艮库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上闲逛,被多名未成年人围殴致死。目前参与打人的7人均已被警方抓获,其中最大的一名嫌疑人只有16周岁,而7人中,因有3人不满14周岁。有律师表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八类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和投毒罪。而已满16周岁为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即对其所触犯刑法的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近些年来,青少年暴力犯罪事件频发,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普遍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何未成年暴力犯罪事件频发,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共同犯罪 结伙作案多

青少年暴力犯罪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就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轰而上,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同时,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手段成人化、智能化、盲目性等特点。

作案手段野蛮凶残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当他们违法犯罪时,表现得胆大妄为,不计后果,而当他们将要受到惩罚时,又表现得痛心疾首,悔恨不已。

突发性犯罪多 带有盲目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如何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当然,这需要和后面要谈的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推荐阅读:

亨氏米粉最新事件召回641盒问题产品 儿童血铅超标该怎么办

柯震东房祖名吸毒被抓 吸毒者如何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11岁女孩遭母亲男友性侵5年 如何修复遭性侵女孩的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