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职务侵占罪 >

《湖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湖南大学》 2008年

获取最新

论职务侵占罪的认定

林姻聚  

【摘要】: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犯罪的决定》,第一次以立法形式将职务侵占罪从贪污罪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罪名出现,是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通过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对职务侵占罪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希望通过探讨研究,能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立法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分为7章,从职务侵占罪的概念、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职务侵占罪与其他相似犯罪的区别和职务侵占罪立法完善方面进行论述,通过阐述职务侵占犯罪构成要件,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的问题,并简要阐述职务侵占罪的预防。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1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
  • 1.2 文献综述9-10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0-11
  • 第2章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11-19
  • 2.1 职务侵占罪主体的界定11-14
  • 2.1.1 对职务侵占罪主体的认定11-12
  • 2.1.2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理解12-13
  • 2.1.3 对“公务”的理解13-14
  • 2.2 职务侵占罪主体的范围14-15
  • 2.3 司法实践中有争议的几种职务侵占主体认定问题15-19
  • 2.3.1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的职务侵占主体认定问题15-16
  • 2.3.2 公司企业的承包人能否成为职务侵占罪的主体16-17
  • 2.3.3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人员能否成为职务侵占罪主体17
  • 2.3.4 老人会会长能否成为职务侵占罪主体17-18
  • 2.3.5 村干部中职务侵占罪主体认定的问题18-19
  • 第3章 职务侵占罪的主观方面19-24
  • 3.1 职务侵占罪中的犯罪故意19-20
  • 3.1.1 职务侵占罪故意的内容19-20
  • 3.1.2 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20
  • 3.2 职务侵占罪的目的20-22
  • 3.2.1 职务侵占罪行为人主观上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0-21
  • 3.2.2 对“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21
  • 3.2.3 非法占有目的产生的时间21-22
  • 3.3 司法实践中认定“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问题22-24
  • 第4章 职务侵占罪的客体和对象24-30
  • 4.1 职务侵占罪的客体24-25
  • 4.1.1 职务侵占罪客体的概念24-25
  • 4.1.2 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25
  • 4.2 职务侵占罪的对象25-30
  • 4.2.1 公共财物26
  • 4.2.2 基于合同保管和运输中财物26-27
  • 4.2.3 物质利益27-28
  • 4.2.4 技术成果28-30
  • 第5章 职务侵占罪的客观方面30-33
  • 5.1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30-31
  • 5.1.1 利用职务的便利含义30-31
  • 5.1.2 “职务”的内容31
  • 5.2 非法占为己有的手段31-33
  • 第6章 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33-36
  • 6.1 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的认定33-34
  • 6.2 认定职务侵占共同犯罪的认定原则34-36
  • 第7章 职务侵占罪与近似犯罪的界定36-44
  • 7.1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界定36-38
  • 7.2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界定38-39
  • 7.3 职务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定39-42
  • 7.4 采用窃取方式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定42-43
  • 7.5 采用骗取方式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定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涛;;职务侵占罪中对于“利用职务便利”的认定[J];中国检察官;201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红亮;盗窃罪的实践展开[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怡;职务侵占罪疑难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赵延彤;职务侵占罪认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D];辽宁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作富,党剑军;贪污罪主体、客体的立法完善[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2 段南萍;试论侵占罪及其与贪污罪之异同[J];人民检察;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陆诗忠;;对我国“犯罪既遂标准说”的反思——“犯罪对象侵害说”之倡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陈丽;高继伟;;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的司法认定[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5 江伟;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与处罚依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吴先雄;;我国刑法犯罪数额分类及立法模式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顾芷萌;;贪污案件证据的收集[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8 徐牧驰;;帮助型犯罪基本问题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刘杰;;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王志祥;;派生犯罪构成的性质之辨正[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