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非法持有毒品罪 >

《黑龙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黑龙江大学》 2008年

获取最新

非法持有毒品罪研究

刘兆达  

【摘要】: 毒品是万恶之源,它不仅诱发了大量的刑事犯罪和治安事件,影响了社会秩序,而且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毒品犯罪问题在我国也越来越严重。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中的一个独立罪名,但由于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及刑法理论学界对非法持有毒品罪研究的不多,司法实践中对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认定很难把握,为此,笔者拟通过此文对非法持有毒品罪进行粗浅的探讨。 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对持有型犯罪进行概述并进行立法必要性分析,作为引导出非法持有毒品罪的铺垫。其次,本文对非法持有毒品罪作了深入的解析。分别从概念、犯罪构成、犯罪特征、归责原则以及立法沿革和立法评价等方面作了详细剖析,并对一些争议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再次,本文对非法持有毒品罪进行了司法认定。主要围绕非法持有毒品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两种特殊人群非法持有毒品行为的定性、持有假毒品行为的认定、代买毒品行为的认定等六个方面作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最后,针对非法持有毒品罪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完善建议。 通过以上探讨和分析,笔者对于“持有”行为的性质、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罪数形态、归责原则、与其他毒品类犯罪的区别等等内容作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以期能对毒品犯罪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4.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8
  • 绪论8-10
  • 第一章 持有型犯罪概述10-15
  • 第一节 持有型犯罪的相关概念10-14
  • 一、“持有”的概念及其性质10-12
  • 二、持有型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12-14
  • 第二节 设立持有型犯罪的必要性分析14-15
  • 第二章 我国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犯罪的立法背景及立法沿革15-19
  • 第一节 我国设立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立法背景15-17
  • 一、遏制毒品扩散、有效控制毒品犯罪迅猛发展势头的需要15-16
  • 二、是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国际义务的需求16
  • 三、是刑事司法实践中有力打击毒品犯罪的需要16-17
  • 第二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立法沿革17-19
  • 第三章 非法持有毒品罪解析19-25
  • 第一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概念19-20
  • 第二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特征20-21
  • 第三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归责原则21-25
  • 第四章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构成25-40
  • 第一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客体25
  • 第二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客观方面25-35
  • 一、非法持有毒品罪中“持有”的特征26-27
  • 二、对曾经持有毒品行为的定性27
  • 三、持有毒品行为的具体方式27-28
  • 四、非法持有毒品罪客观方面的特征28-30
  • 五、持有毒品的纯度与数量问题30-33
  • 六、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停止形态问题33-35
  • 第三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主体35
  • 第四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主观方面35-40
  • 一、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方面概述35-37
  • 二、非法持有毒品罪主观方面的特征37
  • 三、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动机37-38
  • 四、对所持物品是毒品“明知性”的理解38-40
  • 第五章 非法持有毒品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几个问题40-53
  • 第一节 关于罪与非罪的司法认定40-41
  • 第二节 关于此罪与彼罪的区别41-45
  • 一、正确区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界限41-43
  • 二、正确区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窝藏毒品罪的区别43-45
  • 第三节 一罪与数罪的标准45-47
  • 一、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等涉毒犯罪中的持有行为,在量刑上是否存在一罪与数罪的问题45
  • 二、关于毒品成为盗窃、抢夺、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对象时如何进行司法认定问题45-47
  • 第四节 对于两种特殊人群非法持有毒品行为的定性47-50
  • 一、对吸毒者持有毒品行为的定性47-49
  • 二、对于以贩养吸者存储毒品行为的定性49-50
  • 第五节 持有假毒品行为的认定50-51
  • 第六节 代买毒品行为的认定51-53
  • 第六章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53-56
  • 第一节 现行非法持有毒品罪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缺陷53-54
  • 第二节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立法完善54-56
  • 一、完善非法持有毒品罪的量刑54-55
  • 二、完善举证责任分配55-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忆萍;从非法持有毒品罪析持有型犯罪的归责[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高珊琦;;论吸毒者持有毒品行为之定性与定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赵秉志,肖中华;论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之立法旨趣与隐患[J];法学;2000年02期

    4 肖光坤,罗斌;论非法持有毒品罪[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5 肖光坤;简析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司法认定[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陈珊珊;论非法持有毒品罪[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7 李恩慈;刑法中的推定责任制度[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8 唐煜枫,王明辉;论非法持有毒品罪之立法缺陷及司法完善——从一起毒品犯罪案例谈起[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魏春明;论毒品纯度与量刑[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10 杨春洗,杨书文;试论持有行为的性质及持有型犯罪构成的立法论意义──以持有假币罪为理论起点[J];人民检察;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天红;[N];检察日报;200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杨明;陈结淼;;论我国刑事法领域中弱势群体的程序保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张笑;江健;;犯罪构成要件的位阶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金鑫;;人格权与公共安全的冲突——厦航黑名单案件引发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赵拥军;;在规则冲突中寻求生命权紧急避险的支撑——以“大多数”语境下的行为功利主义为标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邹鸿;;浅析罚金刑对未成年人的适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向宽宇;黄纯丽;;检察机关量刑监督制度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黄成松;依法治校中的法制瑕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光权;;改革开放与刑事政策的合理化[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