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受贿罪 >

《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 2010年

获取最新

论受贿罪客观要件的认定

陆林邦  

【摘要】: 受贿罪是贪污贿赂犯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刑法条文的规定,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受贿犯罪持高发态势,案件总数持续攀升,大案、要案不断增多,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人民群众要求严惩腐败的呼声高涨。但是,在司法实践当中,受贿罪所表现出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我国刑法上和司法解释对受贿罪的规定,受贿犯罪的行为方式表现出多样化、智能化的趋势,不少案件查处难度增大,许多犯罪行为和情形难以定性,致使对这类犯罪的打击作用有限,影响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受贿犯罪的客观要件是认定受贿罪成立的主要依据,对受贿罪的定罪量刑起着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因此,围绕受贿罪的客观要件展开讨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争议的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作逐一分析,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为他人谋取利益”、“财物”进行认真研究,揭示受贿罪客观要件的本质属性,并在比较中外受贿罪客观要件立法不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立法,进而提出对法律条文的立法完善的建议,希望对本罪的司法认定和立法完善有所助益。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受贿罪客观要件的概述,包括受贿罪所包含的客观要素,以及对受贿行为进行定义和不同类型的受贿行为阐述;第二章是对受贿罪的职务要件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分析,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和特征以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具体类型和表现形式;第三章是对受贿行为不同分类和具体表现形式,亦即受贿罪的基本手段索取和收受贿赂行为进行研究,以及对典型的受贿行为方式和当前受贿行为新类型的认定;第四章是对受贿罪中的利益要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研究和认定问题;第五章是对受贿罪中犯罪的对象——财物的界定,包括受贿罪犯罪对象财物的含义和范围,非物质性利益能否成为受贿罪的犯罪对象,对受贿罪的客观要件提出立法完善的建议,借鉴其它国家的立法例,把受贿犯罪对象的范围,把可以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及精神需求的一切利益,包括物质性利益和非物质性利益,纳入“财物”的范围之内,进行对现行法律条文的修改,以期有助于立法完善和实践操作,以便更有利于有效地遏制和打击受贿犯罪。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4.392
【目录】:

  • 内容提要4-7
  • 引言7-9
  • 第一章 受贿罪的客观要件概述9-10
  • 第二章 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解读10-19
  •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涵义和特征10
  •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具体类型之认定分析10-14
  •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12-13
  • 2、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13-14
  • 三、利用将来职务上的便利和利用过去职务上的便利的问题14-19
  • 第三章 受贿行为方式——“索取、非法收受”研究19-29
  • 一、索取贿赂19-21
  • 二、非法收受贿赂21-22
  • 三、当前受贿方式的新类型及认定22-29
  • 1、关于接受感情投资是否构成受贿的界定23-24
  • 2、以赌博的形式收受贿赂24-25
  • 3、关于收受干股受贿的问题25-26
  • 4、特定关系人挂名领薪受贿、共同受贿的问题26-29
  • 第四章 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认定29-36
  • 一、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属于受贿罪的构成要件29-30
  • 二、“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存废之我见30-31
  • 三、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客观要件31-34
  • 四、“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后记3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希琳;论受贿罪的客观方面[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朱建华;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取消论[J];现代法学;2001年04期

    3 张明楷;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J];政法论坛;2004年05期

    4 刘亚丽;对受贿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05期

    5 于宏,范德繁;事后受贿的认定[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贿赂罪客观方面比较研究及其立法完善[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学彬;受贿罪客观要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姜国强;论受贿罪的客观要件[D];四川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川;张飞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仇艳艳;田野;;等价生命的尴尬境地——探讨等价生命换取行为在我国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7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陆诗忠;;对我国“犯罪既遂标准说”的反思——“犯罪对象侵害说”之倡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刘大元;;试论正当防卫辩护的举证责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金鑫;;人格权与公共安全的冲突——厦航黑名单案件引发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