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事拘留 >

试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 2006年

获取最新

试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王淑清  

【摘要】:刑事强制措施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事诉讼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的立法设计和司法运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民主、科学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法律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主要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这些强制措施在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国外强制措施制度相比,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措施更与国际发展潮流不相符合。本文拟就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有关问题作一番初步探讨,并提出完善措施。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为刑事强制措施概述。在本章中,笔者首先界定了强制措施的概念,分析了强制措施的特征;然后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刑事强制措施进行了分类;并论证了刑事强制措施的价值——基本价值和派生价值。 第二章为国外刑事强制措施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本章中,笔者分别介绍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刑事强制措施的现状,在对其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指出了它们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进而论述了国际刑事强制措施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从宏观方面来说,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强制措施的体系上,过份依赖羁押性手段;没有明确规定对物的强制措施;未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刑事强制措施不服的申告权;没有规定司法审查制度:没有突出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从微观方面来说,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都存在着立法设计和司法运用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缺乏分权制衡的文化理念和现实制度构造;人权意识不够发达;过份崇信“侦查中心主义”的诉讼构造等等。 第四章为完善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建议。笔者在第三章指出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法律应明确规定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明确规定对物的强制措施;实行强制措施的司法审查制度;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刑事强制措施不服的申告权等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5.2
【目录】:

  • 第一章 刑事强制措施概述7-16
  • 第一节 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及其特征7-10
  • 一、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7-8
  • 二、刑事强制措施的特征8-10
  • 第二节 刑事强制措施的分类10-13
  • 一、根据限制或者剥夺的权利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10-12
  • 二、根据是否侵犯个人的人格尊严进行分类12
  • 三、根据适用的对象进行分类12
  • 四、根据对人身自由限制、剥夺的程度不同进行分类12-13
  • 第三节 刑事强制措施的价值13-16
  • 一、刑事强制措施的基本价值13-14
  • 二、强制措施体系的派生价值14-16
  • 第二章 国外刑事强制措施状况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6-25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刑事强制措施状况16-19
  • 一、英国的刑事强制措施状况16-18
  • 二、美国的强制措施状况18-19
  • 三、英美法系强制措施的总体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9
  •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强制措施状况19-23
  • 一、法国强制措施状况19-21
  • 二、德国强制措施状况21-22
  • 三、大陆法系的强制措施的总体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2-23
  • 第三节 国际刑事强制措施发展趋势及评价23-25
  • 一、注重羁押的替代措施的适用23
  • 二、注重对物的强制措施23-24
  • 三、强制措施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权利24
  • 四、注重人权保护24-25
  • 第三章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5-35
  • 第一节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存在问题的宏观分析25-28
  • 一、过份依赖羁押性手段25-26
  • 二、没有明确规定对物的强制措施26-27
  • 三、未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刑事强制措施不服的申告权27
  • 四、没有规定司法审查制度27-28
  • 五、没有突出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28
  • 第二节 我国强制措施存在问题的微观分析28-33
  • 一、拘传存在的问题28-29
  • 二、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存在的问题29-32
  • 三、拘留措施存在的问题32
  • 四、逮捕措施存在的问题32-33
  • 第三节 我国强制措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3-35
  • 一、缺乏分权制衡的文化理念和现实制度构造34
  • 二、人权意识不够发达34
  • 三、过分崇信“侦查中心主义”的诉讼构造34
  • 四、轻视诉讼的程序价值34-35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建议35-42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宏观建议35-38
  • 一、明确规定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35-36
  • 二、明确规定对物的强制措施36-37
  • 三、明确规定对隐私权的强制措施37
  • 四、实行强制措施的司法审查制度37-38
  • 五、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刑事强制措施不服的申告权38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具体建议38-42
  • 一、完善拘传制度的措施38-39
  • 二、完善取保候审及监视居住的措施39-40
  • 三、完善逮捕制度的措施40
  • 四、完善拘留制度的措施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力;论我国逮捕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傅宏达;完善我国逮捕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凯濛;论监视居住的废除[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光伟;羁押属性及适用原则[J];当代法学;2004年03期

    2 徐美君;对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研究[J];法学杂志;2004年01期

    3 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J];法学;1999年10期

    4 郝银钟;批捕权的法理与法理化的批捕权——再谈批捕权的优化配置及检察体制改革兼答刘国媛同志[J];法学;2000年01期

    5 刘根菊,杨立新;逮捕的实质性条件新探[J];法学;2003年09期

    6 郝银钟;论批捕权的优化配置[J];法学;1998年06期

    7 吴晓颖;;浅析监视居住存在的不足及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8 王铮;关于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几个问题[J];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9 曹文智;中美逮捕制度之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大中;柴艳茹;张晓东;郭冰;;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燕南;监视居住保留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晟;改革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若干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朱敏;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改革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黎;张牧遥;;审前羁押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6年24期

    2 高峰;;人权保障视野下的行刑权的规制问题[J];政法学刊;2006年01期

    3 李良义;刘蜜;;也论刑事审前程序裁判权之主体[J];法学评论;2006年05期

    4 李玲玲;;比例原则与刑事强制措施[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渠华冰;;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失范现象及控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罗智勇;;论我国强制措施的性质及其与人权保障的关系[J];湖湘论坛;2006年04期

    7 刘海波;;完善刑事强制措施监督机制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9期

    8 闫永黎;;论查控涉案财产制度的完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刘德福;徐晓玲;;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立法理念——以人权保障为视角[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10 黄小雨;;论国际人权公约对被追诉人权利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昆;;略论检察工作中的人权保障[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管秀红;吴呈祯;;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审查[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鲁生;张慧;;“严打”中人权保障若干问题的思考[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4 朱穆之;;监狱人权保障是整个人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辜仕梅;吴克云;;宋庆龄与人权保障[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6 苏玉轩;沈峥嵘;;我省监狱人权保障水平有新的提高[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前言[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董云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监狱工作,切实做好监狱人权保障[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