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媒体新闻 >

[转载]浅析外电媒体报道中国新闻的特点

[转载]浅析外电媒体报道中国新闻的特点 (2011-05-14 17:49:0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浅析外电媒体报道中国新闻的特点作者:汀颜

二千年前丝绸之路让西方人第一次听到中国--这个古老的拥有高度文明的国度的声音,China即瓷之国。一百多年前,中国是块案板上的肥肉,西方人因瓜分的多少争的面红耳赤。今天,中国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不再代表过去,因为它的一举一动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世界看中国”绝不是口号一句,镁光灯下的中国究竟如何?西方人所特有的“傲慢与偏见”与新闻界所秉承的“客观与真实”的价值观在对待中国这一头醒狮之时是否产生了矛盾呢?本文笔者将试着探讨这些问题,总结外电报道中国新闻的特点及趋势,希望能给国内相关新闻从业者以帮助。

 

一.    各大通讯社的特点及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广播,每时每刻向人们传播着这个世界所能触及的每一个角落的信息,媒体作为信息的集散地,某种程度上牢牢地掌握了“话语权”不断的把受众由一个焦点转移到另一个焦点,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甄别出我们想要的结论,笔者以为,探本溯源我们必须从了解通讯社着手。

 

所谓通讯社,是指从事采集、加工和提供新闻信息,为其他新闻媒体和各类用户服务的新闻机构。通讯社可以是销售新闻的公司(如路透社),或与其它分享新闻资源的报纸协作写作机构,或是政府机构。通讯社的核心业务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服务对象已经从原来的媒体用户扩展到了非媒体用户。纵观全球,西方比较知名而且据有相当影响力的通讯社有,美联社(美国)法新社(法国)以及路透社(英国),下面笔者就简要的阐述一下这几个通讯的特点。

 

美联社,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该社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在报道上“客观性原则”,由于美联社是个合作组织,众多社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党派、不同地区,利益千差万别,口味各不相同,所以客观报道就成了唯一选择。曾任美联社总经理长达三十余年的肯特•库珀,一直致力于宣传客观性法则。他把客观性法则解释成“真正公平”的新闻报道,还称客观性法则“作为一种至善至新的道德观念,发展于美国,奉献于世界” 至于“美联社之父”斯通,更是将客观性法则具体化为“5W1H”的导语格式和倒金字塔的新闻结构,而这些都成为了新闻写作的标准模式,风行全球。

 

法新社,是四大通讯社中资格最老的一个, 前身是由夏尔•哈瓦斯于1835年创建的“哈瓦斯通讯社”.该社的最大特点可以用一个“快”字来概括,1957年1月10日,法国政府发布一项法令,规定法新社应准确、迅速、清晰并完全独立地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向全世界各地发消息,报道世界政治、金融、体育新闻和传送各种图片。法新社的技术设施非常先进,拥有多台计算机、无线电发射台及5颗不同的人造卫星。用于编稿的显示终端数十台,拥有电传机数千台。目前,法新社拥有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雇员,其中900人左右在国外工作,及覆盖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办事处,所以世界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法新社总是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到达,最短时间内完成采编播报。

 

路透社,其创办人路透原为德国人,后加入英国籍。1865年,路透把他的私人通讯社扩展成为一家大公司。路透社名义上是私人企业主所有,实际上受政府控制,是英国的官方喉舌。路透社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国外,它的国际新闻紧密配合英国政府的外交活动,它对经济新闻尤其重视,除一般新闻外,路透社每天24小时,通过电子计算机控制以电视、电传和油印稿形式,向世界各地的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金融情报。路透经济新闻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在它的总收入中,85%来自出售的经济新闻,15%来自国内的收入。其内容主要是商情报告,为英国和西方大企业服务。

 

小结:通过对比和了解世界三大著名通讯社的特点,我们不难总结出,在当今世界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其特点有三,第一,要秉持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尤其是在对重大的国际性的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一定要做到平衡性,客观性报道,一个真正有声音的媒体,一个受到尊重的媒体,一定是一个自信而且客观的媒体。第二,要以速度取胜,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体竞争强度日益提高,web时代让这个世界没有死角的同时,也让这个世界的人们更加依赖并且热衷“最新资讯”。第三,对经济的关注,全球化的到来,使这个世界的经济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的事实告诉我们,经济一词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受众过热的对经济信息的求知欲望,也就要求我们媒体必须做出相应的应变。

 

 

二 外电对中国新闻的报道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