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2006-10-28 20:06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有关数据表明,建国初期的十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0%左右。然而,经过十年动乱和改革开放,青少年犯罪一下子猛增,尤其是近几年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04年以来,我局共抓获刑事案件作案成员838人,青少年作案成员有482人,占总数的57.5%。青少年犯罪率有增无减,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也大幅度增加。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困扰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与培养,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一、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青少年犯罪也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从犯罪年龄看,青少年犯罪主体日益低龄化。据统计,2004年以来,未满18周岁的违法犯罪占青少年违法犯罪总数的17.5%。未满14周岁的违法犯罪占未满18周岁犯罪总数的6.8%。从犯罪主体身份看,在校中小学生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小学、初中低年级学生。2005年7月13日,屯堡派出所侦破一起发生在屯堡中学的入室抢劫案,5名作案成员均为14周岁以下的在校学生。
  
  (二)从作案类型来看,青少年犯罪呈现多样化。
  
  1、侵财犯罪突出。2004年以来,全局抓获的838名刑事作案成员中,属于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侵财犯罪的有547人,其中青少年涉嫌抢劫、抢夺等侵财案件的有377人,占侵财作案成员总数的68.9%,占刑事作案成员总数的45%。2004年5月27日,土桥坝刑警中队通过缜密侦查,抓获犯罪嫌疑人刘大勇(男,18岁)、潘鸿成(男,19岁),破获恩施高中等学校系列被盗案件10余起。2004年11月,刑警大队小渡船中队通过侦查,破获了发生在恩施城区的系列持刀抢劫案,抓获犯罪嫌疑人陈学(男,19岁)、罗坤(男,19岁)。2005年8月27日,小渡船刑警中队将涉嫌飞车抢夺的犯罪嫌疑人袁绍操(男,20岁)、代居贵(男,16岁)、朱远禄(男,19岁)依法刑事拘留,破获辖区飞车抢夺案件2起。
  
  2、团伙犯罪和暴力犯罪比例上升。青少年结伙犯罪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且手段越来越残忍,甚至结成类似帮会等形式的形形色色违法犯罪团伙称霸一方,抢劫、勒索、摆场子打架等暴力犯罪占很大的比例。2004年以来,青少年涉及的伤害案件的占我市刑事案件总数的6.7%以上,强奸、绑架等也均占一定的比例,且近一两年呈上升趋势。2004年6月,州市公安机关联合出击,摧毁了以杨荣芳(男,31岁)为首的黑恶犯罪集团,作案成员中绝大部分是青少年。2005年1月24日,龙凤派出所破获一起团伙抢劫案,彭某、谭某等6名专抢中学生生活费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这6名犯罪嫌疑人均不满18周岁。2005年4月,刑警大队、屯堡派出所联合行动,摧毁了一个横行乡里、肆意妄为的地方恶势力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文召(男,现年25岁)、王伟(男,现年36岁)、徐华(男,现年20岁)。
  
  3、性犯罪明显增多。近几年来,随着色情以及家庭娱乐设施的普及,青少年与性的关联越来越明显,比如早恋、同居、同学及朋友之间的性行为,及有偿色情服务等。而处于性早熟期的青少年的性教育又几乎是空白,对性的认识是既神秘又剌激,在有诱惑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性犯罪。2004年以来,我市青少年涉嫌强奸犯罪的有22人,占刑事作案成员总数的2.6%。2005年 8月31日晚,刑警大队小渡船中队通过周密部署,将犯罪嫌疑人张健(男,现年20岁,无业)、向东(男,现年20岁,无业)、朱佳(男,现年22岁)4人抓获,快速侦破一起现行强奸案。2005年 9月6日上午9时许,小渡船派出所民警根据群众举报,在辖区小渡船路“晨光宾馆”将涉嫌轮奸犯罪的屈纯良(男,15岁)、尹昶(男,20岁)、饶子建(男,24岁)、王义(男,19岁)、王毅(男,17岁)5名无业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将2名被害少女解救。
  
  (三)从文化程度看,犯罪青少年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多集中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文盲和高中以上学历次之。由于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普及,文盲的比例越来越小,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不断增大,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尚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辍学而流失于社会。
  
  (四)从青少年犯罪前的职业情况来看,务农、务工、无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初、高中学生和其他职业人员次之。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农村,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经济全面放开,农村闲散人员增多;在城市,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下岗人员增多,社会上出现了大批待业或无业人员。这些无所事事的社会闲散人员,及易受社会不良意识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少年因生活所迫,经济状况限制或同乡引诱等,也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五)从作案手段来看,青少年犯罪日益智能化、技术化。高科技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日益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