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事拘留 >
记北京市公安局刑事技术研究所民警冯才刚
今年37岁的冯才刚是1986年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那年他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刑事技术研究所成了一名科技警探。那年,他向党组织庄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此他也开始了与罪恶的较量,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几年前,北京市公安局开始着手研制开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当时此系统欲采用条形码技术来减少人工差错,但却无法与系统所采用的美国SGI工作站正常通讯。冯才刚主动请缨,他在没有经过美国公司培训的条件下,努力钻研工作站的内部技术。他每天在计算机前逐个学习每一条指令的用法,很快便掌握了近百个内部命令。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设计成功了一个UNIX通用接口程序。冯才刚又借鉴微机的汉化原理,将微机的汉字库移植到工作站上,再利用工作站的图形功能实现了汉字界面。冯才刚反复推导、设计了一套公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又在软件编制中加入了许多指纹专家的经验,采用最新的高科技技术,使指纹自动鉴别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套系统成为惟一一套达到并超过公安部各项测试标准的系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冯才刚成为北京市首批31名“科技新星”之一,也是北京市公安系统的第一个入选者。在该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冯才刚主持了具有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项目“计算机笔迹鉴别系统”的研制工作。为填补汉字的计算机笔迹鉴别这一空白,冯才刚苦苦钻研了几个春秋,终于攻克种种难关,于1999年6月顺利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的科学成果专家鉴定,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业务骨干,冯才刚还承担并完成了“在逃犯管理系统”、“银行指纹鉴别系统”、“保安人事管理系统”等多项科研项目。1997年,他还和同事们一起承担了公安部“九五”国家攻关项目“枪弹痕迹计算机鉴别系统”的研究工作。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的验收委员会检验此系统后,认为该项子专题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准确率优于国外同类技术。
从1986年写了入党申请书,到1998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谈起对党的认识,面色平静的冯才刚显得一往情深。(人民公安报记者 王玉田 本报记者 张国)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时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