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青少年犯罪 >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年龄时期,思想单纯,识别能力低,经不起诱惑,容易被社会环境污染,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青少年犯罪日见增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笔者对于都县青少年犯罪做了初步的调研,以期对青少年犯罪预防提供参考。
    一、青少年犯罪呈现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总数(起)

8

7

9

10

11

14

人身损害型犯罪数(起)

4

3

5

4

4

5

财产型犯罪数(起)

2

3

4

5

5

8

其他犯罪(起)

2

1

0

1

2

1

最小年龄

根据上述表格所统计的内容,我们分析出青少年犯罪的所呈现的主要特征:

     1、从犯罪的客体来看,青少年犯罪的主要集中于对人身损害和财产型犯罪。人身权利的侵害主要表现在于,故意伤害、性侵犯犯罪、聚众斗殴等犯罪。财产型的犯罪主要表现在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犯罪,如于都某中学一名学生为了买方便面而实施了抢劫行为。

    2、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出现人身损害性犯罪数量减少,财产刑犯罪成日益增多的趋势。并且大多数的人身损害性犯罪都涉及到财产方面的因素。从表中可以看出,财产型犯罪由2001年的2起到2006年的8起。

    3、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加强。侵害的对象有选择性,大部分是在校的学生。如2004年5月一天夜晚,易某等五名某学院成人部学生窜至某学校对某同学的弟弟李某(学生)进行殴打、抢劫,伺后用赃款吃喝挥霍。

    4、青少年犯罪倾向团伙有组织犯罪,犯罪手段日趋成人化,伙同社会闲杂人员作案成为青少年犯罪走势。如该院2003年审查批捕的一起四名在校学生伙同社会闲杂人员饶某等抢劫、盗窃十三起,作案时间长达六个月,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一些案件充分表现犯罪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和多样化发展。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诱因方面可分为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从犯罪的是否受外界因素影响可分为主观方面的个人因素和客观方面的社会因素。

    1、情感因素,青少年还属于未成年人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年龄时期,思想单纯,识别能力低,经不起诱惑,容易被社会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青少年缺乏情感的慰籍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家庭因素。从家庭方面来看,青少年缺乏情感的慰籍,这主要来源于单身家庭和留守家庭。离婚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造就了大量的单亲家庭。单身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普遍具有个性孤独,性格内向,因为父母的离异给他们幼小的心情带来创伤难以得到情感方面的慰籍,自尊心脆弱,一遇到挫折便有可能转化为犯罪。而对于留守家庭的孩子来说,因为父母外出,对青少年缺乏必要的监管,而使得青少年出现放任状态。一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涉,很难经得起诱惑而走上犯罪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