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法制新闻 >

法治热点新闻纪录中国法治发展进程

2013年全国热点法治新闻聚焦——法治热点新闻纪录中国法治发展进程

      2013年引发全国关注的法治热点新闻可谓层出不穷,在公众视野的关注下,一个又一个的热点事件的审判,彰显了如今中国法治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特点,法治中国的建设因此赢得了国人的广泛关注。本期绵阳日报法治专刊,特地采摘了今年部分影响力重大的热点法治新闻,并邀请了绵阳知名律师、四川省优秀青年律师姜波,做了简明扼要的点评,和广大读者朋友一起来回顾今年热点法治新闻为这个法治建设带来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小标)热点法治新闻之一:

刑事诉讼法的最新修改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2013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开始正式生效。

   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的第二次修改。条文从1979年的164条增加到290条,更大范围保障诉讼程序的公平公正公开。为迎接新刑诉的实施,新刑诉法的配套规范性文件也相继出台。 尊重保障人权入总则、辩护律师提前介入、简易程序适用“扩容”、排除非法证据、禁止强迫嫌疑人自证其罪、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强化证人出庭义务、特殊案件证人可以使用化名.....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保障。新刑诉更大程度上保护了公民的诉讼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

姜波律师:刑诉法被称为“小宪法”,其是对我国《宪法》中公民权利的具体落实,是彰显我国对私权保护力度的里程碑。

(小标)热点法治新闻之二:

薄熙来受贿贪污被判处无期徒刑

    2012年4月10日,鉴于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调查。2013年7月25日,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经依法指定管辖,由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3年8月22日8时43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

   2013年9月22日10时50分许法庭一审判决,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3年10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姜波律师:在薄熙来案中,人民法院通过媒体全程直播了庭审过程,这是我国司法公开的标志性事件。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指出,我们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所谓法治思维,就是任何人未经法庭审理、判决就不能认定其为罪犯,所谓法治方式,是指任何人未经合法的程序、未有合法的证据证明就不能认定其为罪犯。所以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制度避免媒体或舆论对法院依法独立审判的影响。

(小标)法治热点新闻之三:

劳教制度的“寿终正寝”

     2013年11月9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做出了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决议,12月7日,由四川省犯罪防控中心主办,西南科技大学承办的“废止劳教制度后违法行为矫治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在绵阳举行。30多名来自全国多所大学的法学教授和我省检察、司法、社科院部门的法律专家,济济一堂,对于劳教制度废止后,如何处置原劳教制度涉及的违法行为,围绕我国刑法和相关行政法律体系的调整,涉及我国刑法架构和结构、重罪和轻罪区分、保安处分和其他限制人身和剥夺人身自由等热点问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研讨。

姜波律师:劳教制度源于历史上对右派及具有违法犯罪可能性人员的改造,其与多年前某些大陆法系国家“保安处分”措施有类似之处。基于保安处分是对存在犯罪可能性人员的处罚措施,其与“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法治原则相悖,故已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摒弃。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决议,体现了中央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让人备受鼓舞。

(小标)热点法治新闻之四:演艺明星之子李某某强奸案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2013年2月17日零时许,演艺明星之子李某某等5人及案外人李某等,到海淀区某酒吧包间内饮酒消费,后再海淀区湖北大厦酒店房间内,依次强行与杨某某发生性关系。

    自今年2月案发以来,这起案件便进入公众视野。尤其在进入司法程序以后,这起案件更是波澜不断。李某某等人的行为是强奸还是嫖娼?被害人“身份”是否影响案件定性?5名被告人量刑依据何在?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法院经审理查明后,一二审法院以强奸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10年、王某等4人有期徒刑12年至3年(缓刑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