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死刑 >

《南昌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南昌大学》 2008年

获取最新

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研究

余行飞  

【摘要】: 犯罪主体在刑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从犯罪主体上来限制死刑是死刑限制的一种有效途径。从考察中国刑法关于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出发,就国外关于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规定进行了归纳,并就国际公约和我国当代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研究。 为从理论上就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提供充分的依据,就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人道性依据、谦抑性依据、刑罚的目的和功能依据及刑事政策依据展开论述。阐述了人道性的含义及如何在死刑适用上予以体现;论证了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刑法谦抑性依据,谦抑性与人道性是不同层次的概念,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应当体现刑法的谦抑性;就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刑罚目的及功能依据进行了说明,对特殊犯罪主体适用死刑,有可能出现特殊预防过剩和一般预防不足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刑罚安抚功能的实现,还可能使人们失去对法律的信仰。从不同层次考察了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刑事政策依据,有一般死刑政策依据、专门死刑政策依据、基本死刑政策依据和特殊死刑政策依据。 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中,立法上的限制可以采取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两种不同的立法模式。就老年人限制适用死刑而言,对年满70周岁的老人应当排除适用死刑;就青少年犯罪适用刑罚而言,对作为独生子女的青少年犯罪应当不予以判处死刑。依据刑法的规定,对怀孕的妇女禁止适用死刑。就从智力上的限制而言,对精神耗弱者和弱智的人犯罪,因为其行为能力有所削弱,且对其适用死刑“与不断演化的尊严的国际标准明显的矛盾”,应当禁止适用死刑。对聋哑人和盲人犯罪,也应当禁止适用死刑。对醉酒的人犯罪,考虑到刑罚目的、行为人主观过错及刑事政策的需要,适用死刑时应当予以慎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2
  • 第2章 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立法状况12-20
  • 2.1 中国刑法中的规定12-16
  • 2.1.1 奴隶社会刑法中的规定12-13
  • 2.1.2 封建社会刑法中的规定13-15
  • 2.1.3 当代刑法中的规定15-16
  • 2.2 国外刑法中的规定16-19
  • 2.2.1 未成年人犯罪主体17
  • 2.2.2 女性犯罪主体17-18
  • 2.2.3 生理、心理缺陷的犯罪主体18
  • 2.2.4 老年人犯罪主体18-19
  • 2.3 国际公约中的规定19-20
  • 第3章 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依据20-32
  • 3.1 理论依据20-27
  • 3.1.1 人道性依据20-22
  • 3.1.2 谦抑性依据22-24
  • 3.1.3 刑罚目的依据24-26
  • 3.1.4 刑罚功能依据26-27
  • 3.2 刑事政策依据27-32
  • 3.2.1 刑事政策与死刑政策27-28
  • 3.2.2 一般死刑政策依据28-29
  • 3.2.3 专门死刑政策依据29-30
  • 3.2.4 基本死刑政策依据30
  • 3.2.5 特殊死刑政策依据30-32
  • 第4章 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立法完善32-41
  • 4.1 立法限制概说32-33
  • 4.2 特殊犯罪主体限制的立法完善33-41
  • 4.2.1 老年人犯罪主体33-34
  • 4.2.2 未成年人犯罪主体34-36
  • 4.2.3 妇女犯罪主体36-37
  • 4.2.4 智力缺陷的犯罪主体37-38
  • 4.2.5 生理缺陷的犯罪主体38-39
  • 4.2.6 醉酒的人39-41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石先广;;构建中国式恢复性司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司法;2007年01期

    2 陈兴良;王晨;;论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J];法学杂志;1992年01期

    3 陈兴良;;宽严相济政策与刑罚规制[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4 马荣春;再论死刑[J];法学;1997年08期

    5 孙忠祺;郭震;;刑法人道性的价值蕴含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6 陈世伟;也论适用死刑的犯罪主体应该有年龄上限——基于历史和刑法的视角[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张颖杰;李茂华;;刑法谦抑性之价值蕴含[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胡祥福;绑架罪若干问题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利子平,竹怀军;死刑赦免:限制死刑的一种新选择[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金;休谟问题及休谟的解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罗绍林;;试论法律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李川;张飞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5 肖萍;;毛泽东财经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与新中国财经干部队伍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6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王圣扬;夏珍珍;;论中国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9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仇艳艳;田野;;等价生命的尴尬境地——探讨等价生命换取行为在我国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