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法制新闻 >
《北京法治发展报告》发布 全面概括法治热点
千龙网讯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牵头,多个单位共同编撰的《北京法治发展报告》一书近日正式发布。《报告》以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的结构,全面反映了2011年北京法治发展状况、各领域法治发展进程和2011年热点法治问题。
本年度北京法治发展报告采用“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的体例。总报告部分概括了2011年北京法治发展的几大特点。分报告则以“地方立法发展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发展报告”、“审判与检察工作报告”、“法律服务行业管理报告”、“法学研究发展报告”几个板块为主,重点展开阐述和讨论。而专题报告则增加了社会投稿渠道,其围绕法治热点深入研究、透彻分析。
其中“总报告”概括的五大特点包括:一是法治建设更加注重制度的建构和机制的完善;二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并重;三是重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不断扩展社会矛盾化解的途径;四是重视法学理论对法治实践的总结和指引作用;五是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和自我规范。同时,“总报告”还提出了推动北京法治发展的五大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民主立法、拓展民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渠道;二是继续完善人大监督“一府两院”的具体机制;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和公民积极投身法治建设;四是更加重视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整个社会法治文化的发展;五是更加重视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
“分报告”更加注重点面结合。以反映某一领域的法治发展状况为主要目的,既注重涵盖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又力求反映该领域的亮点和可喜进步。例如,《北京市地方立法发展报告》除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地方立法的各项工作之外,还专门介绍了当年地方立法工作会的情况。该报告认为北京地方立法工作会已经成为北京市地方立法实践中的一种重要工作机制,对北京市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改进工作、整合资源、协同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再如,《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发展报告》既从宏观上全面反映了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工作措施,又专辟章节对北京市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2011年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指出北京市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有力地推进首都法治政府的建设。
“专题报告”围绕法治热点深入研究、透彻分析,对策建议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如《〈北京市农村宅基地及农民住宅条例〉法规预案研究报告》指出,造成农村宅基地及农民住宅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性障碍,即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有宅基地立法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未来农村住房制度的核心指导思想应是:明确基本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确保宅基地及住宅的财产收益权能。《实施情况评估》指出,自《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市各有关方面采取多项措施,落实《条例》要求,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随着北京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出生人口高峰的到来,以及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北京市学前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比如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对社会力量办园的财政支持力度仍需提高、社会组织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学前教育发展均衡性不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