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滥用职权罪 >
公款奖金绊倒徐州政协原副主席 滥用职权被判刑
近日,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副厅级)张引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案,经无锡市检察院向无锡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借用南京市中级法院法庭开庭审理。一审法院经审理认定,张引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并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该案的特殊之处在于,张引并未大肆收受企业或个人的贿赂,而是利用一把手职权,不光收受街道负责人孝敬的“拆迁奖”,后来还巧立名目给自己滥发奖金,而这些钱都是公款。办案检察官明确指出,像张引这样的腐败方式,在部分地区颇有典型性。正因如此,张引腐败一案,成为江苏省检察院直接交给市级检察院承办、省检察院派员督办的第一个厅级干部腐败大案。省检察院徐安检察长在案情报告上批示:此案应注意留存材料,以便警示教育和今后办案使用。通讯员徐卫兵 袁丹 扬子晚报记者 于英杰
下级送来拆迁奖
第一次下属街道来送“奖金”,他没收
1959年出生的张引,家庭条件优裕,1989年从部队转业至徐州市郊区政府机关后,一路顺风顺水。2006年5月,他从徐州市九里区常务副区长、副书记调任泉山区代区长、副书记。
到任后的张引感受到任务明显增加,特别是泉山区的征地拆迁工作量明显多于九里区。不一样的并非仅仅是工作量。2007年7月的一天,泉山区下属某街道王书记打来电话,说一个征地拆迁工作刚结束,要过来汇报工作。张引有点意外,街道的拆迁工作有什么好汇报的?
王书记到办公室后,汇报了街道工作,忽然从包里拿出一张存折说:“张区长,我们街道发的拆迁奖,这是你的那份。”不等张引反应过来,王书记已经拉上了办公室的门告辞。
“街道给我发奖金?”张引有些摸不着头脑,考虑到自己初到泉山,现在又是升迁的关键时刻,还是不要多问为好,但这笔钱肯定不能收。过了两天,张引打电话叫来王书记,把存折退给王书记。看着王书记欲言又止的样子,张引拍了拍王书记的肩:“我刚到泉山,还需要你们的支持,好好干!”
一句“大家都有”,打消了顾虑
两个月后,该街道另一征地拆迁项目结束,这次,王书记没亲自登门向张引汇报工作,而是指使下属支取1.8万元,请区重点办邱主任以所谓“拆迁奖金”转交。
见到张引,邱主任顺便把“拆迁奖金”的来龙去脉汇报清楚了。原来,在泉山区拆迁工作中,区政府与下辖街道签订了拆迁包干协议,根据协议规定,区里拨付的拆迁经费中,有部分可以作为奖金发放给参与拆迁工程的工作人员。完成一个拆迁项目,拆迁经费往往有结余,街道会按规定给工作人员发拆迁奖励金。
“拆迁工作没有区长的支持,无法及时完成,区长功不可没,这是你该拿的,大家都有的。”邱主任说。
张引明白,这是泉山的规矩,特别是看似随意的一句“大家都有的”,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这次张引没再给王书记打电话。年底,王书记所在街道在区里考核,得到了优异的名次。
主动索要奖金,数额一年比一年高
2008年12月,张引被任命为徐州市泉山区委书记。分管拆迁工作的副区长赵杰(另案处理)向书记汇报了泉山的工作特色:下属街道的拆迁奖金,根据规定是给街道工作人员发的,但要经区政府的审核监督,街道工作人员都有,所以作为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副区长也不能少,街道报批时都主动提出的。此时,张引早没了当初的忐忑。
接下来的两年间,泉山区拆迁工作大大增加。当然,张书记的拆迁奖金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先后领到8个街道和两个部门发的“奖金”,其中2009年共收17万,2010年共收26.5万,2011年共收49.3万。数额最大的一笔是2011年9月,某街道一次送上15.8万。
既然有所谓的“奖金”,张书记对于拆迁项目格外关心,尤其是工程的进度和奖金的数额。过去街道送奖金是为了让张书记能多关心,现在哪个街道不主动给领导发“奖金”,就会体会到张书记的“严格”。有一街道向分管副区长赵杰汇报拆迁奖金分配方案时,因为没提到区委领导,被打回去重订一份方案。
升迁之前还不忘提早分一笔拆迁奖
在张引看来,拆迁奖金是因为自己领导有方,应该拿;但作为书记,有些“原则”必须坚持。为此他再三提醒分管副区长,发放奖金的财务手续要完备。街道书记们心知肚明,奖金发放的方式也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在各街道都一样,张引肯定拿的最多,区领导的名字也绝不允许在领取名单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