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事拘留 >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
《大全》总主编  刘 文
本卷主编  刘 文




(政法机关内部发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 京•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编写组
主 编:刘 文
副主编:庄明洁 张 毅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建平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副教授
    王 亮 公安部五局原技术处长
    王桂强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王渝霞 四川警官高级专科学校刑技系副主任、副教授
    皮建华 四川警官高级专科学校刑技系副主任、教授
    刘 文 公安部五局原局长、高级工程师
    刘持平 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江苏省刑事技术专家
    庄明洁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
    李 蕴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讲师
    孙晓燕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工程师
    陈振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技教研室讲师
    孟建国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副教授
    张 毅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刑技系主任、副教授
    张国义 南京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处原处长
    张 英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讲师
    罗亚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副主任、副教授
    袁之宜 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高级工程师
    徐立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徐春发 浙江省公安厅刑警总队高级工程师
    蒋丽华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讲师
    魏玉芝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


<>
编者的话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是《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的首卷。这部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刑事科学技术的各种感念、学科体系、科学原理、科学原理、学科的基本技术方法,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刑事科学技术的任务、方针、原则和刑事科学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中国刑事科学技术的历史沿革、国外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和中外刑事科学技术的对比。特别是系统地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50年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
  这部书的大部分章节是以往的刑事科学技术教科书、专业著作中所没有的,内容新颖。应该说达到了《大全》编辑宗旨要求的能适应现实需要的高层次的刑事科学技术教科书、刑事技术工作者的业务指南和公安政法工作人员的案头重要工具书的目标。
  参与这部书编写的有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老同志,有从事刑事科学技本科研、教学的专家、教授。他们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资料、文献。编写者及其所在单位领导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领导对本书的编辑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他们应主编的邀请派出张毅、皮建华、王渝霞三位副教授参加了全书的统稿和部分章节的撰写、修改,特此表示感谢。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编写组
                       2002年12月








<>
目 录
第一章 刑事科学技术概述
  第一节 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念
  第二节 刑事科学技术的对象与性质
  第三节 刑事科学技术的任务与作用
  第四节 刑事科学技术的方针和原则
第二章 刑事科学技术的体系
  第一节 痕迹检验技术
  第二节 文件检验技术
  第三节 刑事图像技术
  第四节 生物物证检验技术
  第五节 法医检验技术
  第六节 刑事理化检验技术
  第七节 警犬技术
  第八节 心理测试技术
  第九节 侦查技术
  第十节 犯罪预防技术
  第十一节 犯罪信息管理技术
第三章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中国古代刑事科学技术的应用概况
  第二节 旧中国刑事科学技术的简况
  第三节 新中国刑事科学技术的建设与发展
第四章 国外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概况
  第一节 国外刑事科学技术发展史略
  第二节 国外刑事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第三节 国外刑事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第四节 中外刑事科学技术比较
第五章 刑事科学技术原理
  第一节 物质交换和转移原理
  第二节 同一认定原理
  第三节 种类鉴别原理
第六章 刑事科学技术的方法
  第一节 观察分析法
  第二节 图像比对法
  第三节 物理检验法
  第四节 化学检验法
  第五节 仪器分析法
  第六节 医学和生物学检验方法
  第七节 数理统计法
第七章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
  第一节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任务与内容
  第二节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主体
  第三节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启动和受理
  第四节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程序
  第五节 刑事科学技术的鉴定结论
第八章 刑事科学技术管理
  第一节 刑事科学技术管理的原则与体制
  第二节 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的质量管理
  第三节 刑事科学技术物证管理
  第四节 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管理
  第五节 刑事科学技术器材装备管理的原则
  第六节 刑事科学技术科研管理
第九章 刑事科学技术研究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录) (1979年7月1日)
  附录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
       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
       定(1998年1月19日)
  附录三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998年5月14日)
  附录四  公安机关管辖的罪案一览表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细则(1978年8月修
       改草案)
  附录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刑事技术鉴定规则(1980年5月7日)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犯罪分子和违法人员十指指纹管理
       工作的若干规定(1980年5月7日)
  附录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印发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暂行规
       定的通知 (1984年12月24日)
  附录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印发《录相机使用暂行规定》的通
       知(1982年7月1日)
  附录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印发《刑事技术三级点的职责和技
       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试行)》的通知(1986年11月3日)
  附录十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印发《刑事技术二级点的职责和技
       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试行)》的通知(1990年三月24日)
  附录十二 公安部、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关于刑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实施办
       法和考核标准的通知(1980年12月10日)
  附录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印发刑事技术人员和侦察技术人员执行
       《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的通知(1987年2月
       12日)
  附录十四 关于印发《公安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
       通知(1988年6月1日)
  附录十五 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人体重
       伤鉴定标准》的通知(1990年3月29日)
  附录十六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人体轻
       伤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1990年4月2日)
  附录十七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关于颁发《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的通知(1989年7月11日)
  附录十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下发《公安刑事科学技术装备配备
       标准》的通知(2001年6月11日)
  附录十九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关于建立全国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的通
       知(2002年2月5日)
  附录二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政治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刑事科学技术机
       构职责、统一称谓和规范内部设置的通知(2002年8月9日)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
刑事科学技术总论
ZHONGGUO XINGSHI KEXUE JISHU DAQUAN
XINGSHI KEXUE JISHU ZONGLUN
《大全》总主编 刘 文
本卷主编 刘 文
       -------------------------------------------
        出版发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邮政编码:100038
        印  刷:河北省抚宁县印刷厂
       -------------------------------------------
        版  次:2003年1月第1版
        印  次:2003年1月第1次
        印  张:22.25
        开  本:787毫米1092×毫米1/16
        字  数:552千字
        印  数:0001-1000册
       --------------------------------------------
        书  号:ISBN7-81087-189-7/D•178
        定  价:60.00元(政法机关内部发行)
       --------------------------------------------
本社图书出现印装质量问题,由发行部负责调换
联系电话:(010)83905728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E-mail:cpep@public.bta.net.cn
<>

发布日期:201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