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受贿罪 >

受贿罪司法认定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2010年

获取最新

受贿罪司法认定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李东华  

【摘要】: 受贿犯罪是隐蔽性最强的一种职务犯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贿犯罪又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广泛化的特征。它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危及到国家的政权。严厉打击受贿犯罪是人心所向。因为受贿犯罪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也就存在较大的分歧和困惑。笔者对受贿罪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对在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部分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约三万余字,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章的内容是受贿罪概述。笔者着重谈到了受贿罪的概念和构成,并根据三个不同的标准在理论上将受贿犯罪区分为不同类型。 第二章的内容是受贿罪的犯罪对象。特别提出了贿赂的认定问题。分析了法学界对贿赂的范围不同的观点,并对中外刑事立法中的贿赂范围作了比较。认为对贿赂的界定应做扩大解释,将非物质性利益纳入受贿罪犯罪对象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三章的内容是受贿罪的既遂和未遂问题。笔者着重分析了关于受贿的既遂和未遂标准的六种观点并提出了新的索贿和收受贿赂区别对待说,同时在此基础上对贿赂系伪劣假冒商品、赝品的未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第四章的内容是共同受贿的司法认定。笔者主要探讨了共同受贿罪的两种主要形式,即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之间、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家属、近亲属之间共同受贿的问题。笔者认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近亲属可以成为受贿罪的共犯,并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近亲属参与受贿的情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分析了共同受贿罪犯罪数额的认定问题,笔者认为应在考虑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的基础上,以其参与受贿犯罪的总额为认定数额的情况下承担刑事责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4.3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受贿罪概述12-18
  • 一、受贿罪的概念12
  • 二、受贿罪的构成12-15
  • 三、受贿罪的分类15-18
  • 第二章 受贿罪的犯罪对象18-27
  • 一、受贿罪的犯罪对象的概述18
  • 二、我国理论界关于贿赂范围的争论18-20
  • 三、中外刑事立法中的贿赂范围比较20-22
  • 四、非财产性利益能否成为受贿罪的犯罪对象22-24
  • (一) 否定论23
  • (二) 肯定论23-24
  • 五、将“非财产性利益”纳入受贿罪犯罪对象的必要性24-27
  • (一) 非财产性利益贿赂日益猖獗,危害深重24
  • (二) 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24
  • (三) 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24-25
  • (四) 符合国际贿赂立法趋势25
  • (五) 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需要25-27
  • 第三章 受贿罪的既遂与未遂27-33
  • 一、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概述27
  • 二、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27-30
  • (一) 承诺说27-28
  • (二) 贿赂取得说或实际贿赂说28
  • (三) 利益谋取说28
  • (四) 贿赂与利益结合取得说28-29
  • (五) 索贿与收受贿赂区别说29
  • (六) 贿赂取得与实际损失择一说29-30
  • 三、贿赂系假冒伪劣商品、赝品的未遂问题研究30-33
  • 第四章 共同受贿的司法认定33-41
  • 一、共同受贿的界定及特点33-34
  • 二、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34-36
  • (一) 否定说34-35
  • (二) 肯定说35-36
  • 三、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近亲属共同受贿36-39
  • (一) “家庭式”共同受贿的特征37
  • (二) “家庭式”共同受贿的情形37-39
  • 四、共同受贿中犯罪数额的认定39-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铭谦;股份制公司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D];南昌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楷;保险诈骗罪的基本问题探究[J];法学;2001年01期

    2 赵静,郭冰;中美受贿罪之比较研究[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刘光显;论受贿罪的共同犯罪[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4 夏炜;对国家工作人员家属参与受贿的认定和处理[J];律师世界;1998年11期

    5 陈大平;浅谈环境对职务犯罪的影响[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6 王作富,庄劲;共同犯罪与构成身份新论[J];人民检察;2003年11期

    7 张婧;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犯罪浅析[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刘守芬,许道敏;日本刑法中贿赂罪问题研究[J];中外法学;1999年06期

    9 姜伟,侯亚辉;共同受贿犯罪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2期

    10 夏强,任继鸿;也谈受贿罪的既遂与未遂标准[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瑞麟;[N];检察日报;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蒜;陈晖;;共同犯罪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李川;张飞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仇艳艳;田野;;等价生命的尴尬境地——探讨等价生命换取行为在我国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杨明;陈结淼;;论我国刑事法领域中弱势群体的程序保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熊霞;;检察职权科学配置研究——以特定重大犯罪案件检察职权的立法完善为视角[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