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事拘留 >

全国道德模范倒卖出生医学证明被采取刑事强制

原标题:一名全国道德模范的“倒掉”

  何涛在事迹报告会上动情演讲(资料图片)

  当地《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管理更加严格

  何涛丈夫侯灿上网搜索关于此案的消息

  “8月6日下午,安徽六安市裕安区一处安置房小区内,高位截瘫近十年的侯灿躺在床上,用右手手背关节在床边的电脑触摸屏上滑动,搜索其妻何涛的最新消息。其中一条新闻是:原全国道德模范、安徽省六安市人大代表何涛,利用护士工作之便,从单位非法获取《出生医学证明》,交由其夫侯灿通过网络贩卖谋利。二人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已被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没有写‘受其夫牵累’。”侯灿把视线从屏幕上移过来,“是我出的主意,她开始不愿意,我说没事儿,一直撺掇她……”侯灿目前也处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状态。

  2008年,何涛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2009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她被评为“孝老爱亲”全国道德模范。此后,她还获得过“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对爱情不离不弃、对婆婆悉心照顾,使何涛得到了诸多荣誉,并在裕安区妇幼保健所得到了一份工作。可就在这份工作中,她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近日,她的各级道德模范称号被先后撤销。

  何涛“过山车”般的十年发人深省,也引起了公众关注:其命运转折背后所暴露的,除了人性的弱点,有无管理的缺失?各界的奖惩褒贬应针对“行为”,还是针对复杂多维的“人”?

  争议中,长期受道德模范妻子“荫蔽”的侯灿袒露心迹,他担忧妻子“光环”淡去可能导致生活无着,因而努力“谋生”,不想却触犯法律、适得其反。”

  一人勉力撑起一个家

  两张医用单人床并在一起,占据了卧室的大部分空间,其中的一张能升降,侯灿就躺在上面。自从8月1日何涛被警方带走后,帮侯灿洗漱、吃饭、把床摇起来锻炼等日常琐事,改由侯灿的二姐操持。

  床头的墙上悬挂着两人的婚纱照,照片上何涛笑靥如花,旁边是一家三口的合影。侯灿解释,照片是他们的事情经媒体报道后,一家影楼专程赶过来为他们补拍的。当时,侯灿因为病情脸部浮肿,化妆师还在他脸上扑了些粉。

  补拍婚纱照时,他们已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各种荣誉称号和生活上的帮扶也纷至沓来。那几年,他们受访时对媒体说得最多的,还是之前“最艰难的几年”。

  2005年,侯灿在上海不幸遭遇车祸,第三、四节颈椎脱位,状态近乎植物人。当时,他的女朋友何涛刚19岁,是一位籍贯江苏、出生成长在上海的都市姑娘,两人相识相恋近一年。

  何涛意外地发现,自己怀孕了。“我意识到那是他唯一一次做爸爸的机会” ,何涛在此后的多次事迹报告中都提到了当时的想法,她想用孩子唤起侯灿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悉心照顾、每天俯身对侯灿说话,在上海无钱医治后,她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侯灿并随他落户在大别山区的农村老家。

  刚回到六安时,小夫妻绝望中还抱有希望,继续在六安市的医院治疗。为省住院费,他们租房住,每月花300元雇人拉着侯灿往返于医院。身怀六甲的何涛来回奔波照顾着侯灿,直到临盆前一天。看到孕妇如此辛苦,不了解情况的旅馆老板最初直骂侯灿家人。

  侯灿有3个姐姐,但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能提供的帮助有限。侯灿妈妈因为儿子的遭遇受到打击,突然偏瘫,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

  “那时对她没信心,觉得早晚都得走,晚走不如早走。”侯灿说,他用很难听的话骂何涛、赶她。有次何涛回上海向父亲要钱,侯灿在她提着箱子离开时说,希望她不要回来,“但又担心她不回来” 。但何涛回来了,学习生火、做饭,勉力撑起了这个家。

  何涛丈夫侯灿自称“主犯”

  “如果没有何涛,现在我的坟头都长草了。”多年后再次提起往事,侯灿在北京青年报记者面前失声痛哭,“如果有下辈子,就下辈子报答她,如果没有下辈子,只能永远欠着她。”

  侯灿的又一次痛哭是在提到案情时。“肠子都悔青了。”他说,上网时得知卖《出生医学证明》可以赚钱,他想到何涛有便利条件,就生出倒卖的想法。最初何涛不同意,他一直劝她说“没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