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交通肇事罪 >

《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吉林大学》 2009年

获取最新

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李红军  

【摘要】: 我国现在已进入交通事故高发的时期,严峻的形势要求理论和实践对交通肇事罪要予以特别关注。本文分六个方面论述了交通肇事罪的认定问题。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是认定的关键,一是表现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但不以行为人知道法律为前提;二是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要求至少造成重伤的结果,行为人至少要负事故的同等责任;三是违法行为与肇事结果之间必须有刑法因果关系;四是发生在交通运输活动中,体现了危害公共安全的特征。交通肇事罪中的责任认定实质是一种行政认定,必须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围内。交通肇事罪中对伤者及紧急情况的处理是行为人的首要义务,对自首的认定必须要考虑到这一情况,使得自首的认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来,要发挥规则的引导作用,扩大自首的适用范围。以监督过失作为认定行为人所在单位的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必须对过失的范围有所限制,并非所有的监督过失都予以定罪。逃逸情节在交通肇事罪的适用中具有位阶性。因逃逸致人死亡可以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指使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共犯的规定违背了现行法律规定。交通肇事罪中,行为人必须有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等积极行为,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4.3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引言6-7
  • 一、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及主体要件的认定7-13
  • (一) 客观方面要件的认定7-11
  • (二) 主体要件的认定11-13
  • 二、交通肇事罪责任的认定13-16
  • (一) 司法实践中的一般作法13
  • (二) 对责任认定的基本分析13-14
  • (三) 司法实践中责任认定存在的问题14-16
  • 三、交通肇事罪案件中自首的认定16-19
  • (一) 认定自首的基本精神16
  • (二) 司法实践中认定自首的偏差16-17
  • (三) 几种特殊情况下自首的认定17-19
  • 四、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19-29
  • (一) 对逃逸情节的基本认定19-21
  • (二)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21-27
  • (三) 指使逃逸行为的认定27-29
  • 五、特定主体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认定29-31
  • (一) 认定的依据29-30
  • (二) 应当注意的问题30-31
  • 六、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31-33
  • (一) 该故意杀人罪的特殊构成31
  • (二) 应当注意的问题31-33
  • 结语33-34
  • 注释34-36
  • 参考文献36-38
  • 后记38-39
  • 论文摘要(中文)39-42
  • 论文摘要(英文)42-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铁伟;交通肇事罪共犯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李丽;交通肇事罪认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明楷;;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认定[J];人民检察;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检察院、广东省检察院广州铁路运输分院 穆福强彭之宇;[N];检察日报;2007年

    2 南京市六合区检察院 夏登俊;[N];检察日报;2008年

    3 陕西省长武县检察院 尚锋;[N];检察日报;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何俊;;论合同诈骗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仇艳艳;田野;;等价生命的尴尬境地——探讨等价生命换取行为在我国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郑晓剑;;我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