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贩卖毒品罪 >

公安视野中贩卖毒品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华东政法学院》 2006年

获取最新

公安视野中贩卖毒品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张韶春  

【摘要】: 贩卖毒品罪是毒品犯罪中最常见、最多发的一个罪种。作为打击贩毒犯罪的主力军,公安机关在打击贩毒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缉毒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从公安机关的视角出发,分四章对贩卖毒品罪中最为突出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第一章主要在对零星贩毒活动现状、特点及打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应当适用毒品再犯条款、应当对毒品数量进行累计计算以解决少量多次贩毒发现打击难的问题;对待零星贩毒者中特殊群体,要坚持“一体对待”,防止轻纵轻放,同时,要尽快实现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行政法的衔接,以解决这些特殊群体羁押难的问题;对“以贩养吸”人员贩毒行为和贩毒数量的认定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准确认定。 第二章主要提出了要以鉴定的有效成分来认定毒品种类,以规范对贩毒案件中缴获毒品种类的认定;对毒品纯度问题的立法沿革和存在的争议进行分析,提出要对缴获毒品逐步做到全部进行纯度鉴定,并对应不同的毒品种类、纯度和数量来综合考虑、准确量刑;针对当前毒品种类庞杂、品种更新频繁的实际,建议在禁毒立法中对于所有毒品都确定定罪量刑标准,并以列表方式公布,今后可以根据毒情变化和工作的需要随时增加或者删减毒品种类及调整折算标准。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诱惑侦查在侦破贩毒案件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刑法理论界对其的不同看法,提出了应立法明确赋予缉毒部门开展诱惑侦查的权力和严格控制诱惑侦查适用的条件、依法管理使用缉毒特情的建议。 第四章主要对构成贩卖毒品罪是否必须以牟利为目的、毒贩的明知如何认定、如何区分贩卖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为吸毒人员居间介绍购买毒品和代为购买毒品性质的认定等四个区别贩卖毒品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导言9
  • 第一章 打击零星贩毒活动中的疑难问题9-21
  • 第一节 零星贩毒活动现状、特点及打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9-13
  • 一、零星贩毒活动的现状及特点9-10
  • 二、公安机关打击零星贩毒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10-13
  • 第二节 少量多次贩毒行为的打击对策13-17
  • 一、应当一律追究刑事责任,不宜适用行政处罚14-15
  • 二、应当适用毒品再犯条款15-16
  • 三、应当对毒品数量进行累计计算16-17
  • 第三节 零星贩毒者中特殊群体的打击处理对策17-19
  • 一、坚持“一体对待”,防止轻纵轻放18
  • 二、尽快实现《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行政法的衔接18-19
  • 第四节 “以贩养吸”人员贩毒行为和贩毒数量的认定19-21
  • 一、贩毒行为的认定19-20
  • 二、贩毒数量的认定20-21
  • 第二章 贩毒案件中缴获毒品的认定和量刑问题21-29
  • 第一节 缴获毒品种类的认定21-22
  • 一、缴获毒品种类的认定不规范21-22
  • 二、以鉴定的有效成分认定毒品种类22
  • 第二节 缴获毒品纯度的认定22-27
  • 一、毒品数量不以纯度折算存在的主要问题22-23
  • 二、毒品纯度问题的立法沿革和相关争议23-26
  • 三、对缴获毒品应逐步做到纯度鉴定26-27
  • 第三节 新型毒品的量刑标准27-29
  • 一、对贩卖新型毒品缺乏具体的量刑标准27-28
  • 二、明确所有毒品的定罪量刑标准28-29
  • 第三章 贩毒犯罪诱惑侦查的合法性问题29-35
  • 第一节 诱惑侦查的实际运用和争论29-31
  • 一、诱惑侦查在公安缉毒工作中的实际运用29-30
  • 二、对于诱惑侦查合法性的争论30-31
  • 第二节 诱惑侦查的立法思考31-35
  • 一、立法明确赋予缉毒部门开展诱惑侦查的权力31-32
  • 二、严格控制诱惑侦查适用的条件32-33
  • 三、依法管理使用缉毒特情33-35
  • 第四章 区别贩毒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中的疑难问题35-44
  • 第一节 构成贩卖毒品罪是否必须以牟利为目的35-37
  • 一、两种观点的争论35
  • 二、以牟利为目的不是构成贩毒罪的主观要件35-37
  • 第二节 毒贩的明知如何认定37-39
  • 第三节 如何区分贩卖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39-42
  • 一、从犯罪的客观方面来区分40
  • 二、从犯罪的主观故意来区分40-41
  • 三、从构成犯罪的标准来区分41-42
  • 第四节 为吸毒人员居间介绍购买毒品和代为购买毒品性质的认定42-44
  • 一、为吸毒人员居间介绍购买毒品性质的认定42-43
  • 二、为吸毒人员代为购买毒品性质的认定43-44
  • 参考文献44-4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6-47
  • 后记47-4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蓝婷婷;;毒品案件中的“特情运用”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大勇;论贩卖毒品罪认定及量刑适用[D];吉林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喜田;关于毒品犯罪中毒品定量问题的探讨[J];广西法学;1995年04期

    2 周欣;;查处毒品犯罪在运用证据方面的难点[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唐吉凯;几种特殊涉毒案件的定性问题[J];人民司法;1995年02期

    4 沈卫平,沈勇忠;毒品犯罪法律适用中的若干问题[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舟;;新视角下的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严音莉;;司法考试背景下法学本科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王云飞;李庆连;;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确立——从农民法律意识谈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徐德华;;有限度合法化:控制毒品的可能出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5 冯凡英;故意杀人罪立法缺陷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郑全红;李浩;;南京国民政府与新中国禁毒立法比较[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唐永春;;卡多佐司法哲学解读[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8 薛克鹏;;经济法的实质正义观及其实现[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9 马姝;;论功能主义思想之于西方法社会学发展的影响[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10 魏建国;;“科学主义”对大陆法系影响的考察与反思[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宏滨;;论法律语言的社会学属性[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