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刑法罪名 > 绑架罪 >

《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吉林大学》 2007年

获取最新

绑架罪认定若干问题研究

徐博强  

【摘要】: 从绑架罪的立法之初,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该罪的讨论就一直在进行着。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绑架罪的罪名问题、行为方式、罪数问题、既遂标准等都无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但限于本文的主旨和篇幅,笔者只立足于本体论,对构成要件的认定中比较突出的疑难、困惑问题,包括绑架罪的客体、行为以及目的,笔者对之加以分析、探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笔者介绍了目前刑法学界存在的关于绑架罪的犯罪客体的争论,阐明了笔者支持复杂客体说的基本理由。并分“勒索财物型绑架罪”和“劫持人质型绑架罪”两种类型,针对二者的不同特征分别探讨。在犯罪行为,笔者结合刑法分则规定,分析了绑架罪的行为阶段与行为环节,表明了自己支持单一行为说的基本观点。在行为方式上,笔者主张结合立法原意,应适当解释绑架罪的手段,而不应失之宽泛。同时还对绑架行为勒索的内容与程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犯罪主观方面,笔者侧重于犯罪目的,着重论证了绑架罪犯罪目的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结论部分,笔者简要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并试图提出了建设性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4.3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引言6-9
  • 第一章 绑架罪的客体认定9-17
  • 第一节 绑架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还是简单客体9-13
  • 第二节 “勒索型绑架罪”客体的认定13-15
  • 第三节 “人质型绑架罪”(劫持人质罪)客体的认定15-17
  • 第二章 绑架行为之认定17-27
  • 第一节 实行行为的认定17-20
  • 第二节 “绑架”的行为方式20-24
  • 第三节 绑架的勒索内容和程度24-27
  • 第三章 绑架罪目的之认定27-35
  • 第一节 绑架罪犯罪目的与结构27-29
  • 第二节 犯罪目的在绑架罪犯罪构成中的地位29-30
  • 第三节 绑架罪犯罪目的之内容30-32
  • 第四节 如何认定绑架罪中勒索财物或获取其他不法利益的目的32-35
  • 结论35-36
  • 注释36-40
  • 参考文献40-42
  • 论文摘要(中文)42-46
  • 论文摘要(英文)46-51
  • 后记51-52
  • 导师及作者简介5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团体订阅中心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光;论绑架罪的认定[J];法律适用;2000年05期

    2 张明楷;论绑架勒赎罪[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3 孙光骏,李希慧;论绑架勒索罪的几个问题[J];法学评论;1998年01期

    4 梅胜;新《刑法》第239条法律冲突辨析及修改意见[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杜国强;绑架罪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1年06期

    6 陈兴良;拘禁他人并向其勒索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杨保营案的分析[J];河北法学;2005年03期

    7 阮齐林;绑架罪的法定刑对绑架罪认定的制约[J];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8 孟庆华;关于绑架罪的几个问题——兼与肖中华同志商榷[J];法学论坛;2000年01期

    9 李希慧,王彦;目的犯的犯罪形态研究[J];现代法学;2000年06期

    10 张永江;略论绑架罪构成要件的认定与立法完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定永;;《刑法》第239条第2款的适用——兼谈绑架罪的立法完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于文湖;对绑架罪的再思考[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3 王雍方;;绑架罪立法完善浅谈[J];才智;2012年14期

    4 肖江柳;;绑架罪的几个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5 张笑;绑架罪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3年11期

    6 王东明;;抢劫罪主体的法理分析与司法认定[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2期

    7 谢治东;;绑架罪构成要件认定新解——兼论绑架罪限制性解释之废止[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8 王军仁;;论刑法解释的目标[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9 王超杰,李冬梅;论绑架罪的认定[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6期

    10 吴西彬;绑架现场人质解救的博弈策略[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希起;;刑法适用中的刑事政策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黄淑彬;余行飞;;论死刑的犯罪主体限制的立法完善[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苏宏峰;犯罪未遂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袁彬;刑法的心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桂亚胜;故意犯罪的主观构造及其展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任海涛;承继共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康瑛;论减少死刑目标下的死刑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贾文宇;假释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丽;论刑罚对犯罪的制约[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朋;论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D];湘潭大学;2010年

    2 林芳;论绑架罪若干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山中;绑架罪的既遂标准及其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鸿;绑架罪的理论与实务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胡迪;绑架罪法定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晓瑜;拐卖妇女、儿童罪相关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志鹏;非法拘禁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赵玫;论犯罪阻却事由在我国刑法中的定位[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姜培珍;张纯等抢劫公司股份案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雪洋;吴耀国抢劫案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湖;对绑架罪的再思考[J];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2 王宗光;论绑架罪的认定[J];法律适用;2000年05期

    3 陈小清;;试论绑架勒索罪[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4 张明楷;论绑架勒赎罪[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5 陈立;;略论我国刑法的目的犯[J];法学杂志;1989年04期

    6 杨旺年;;试论绑架勒索罪[J];法律学习与研究;1992年03期

    7 刘之雄;论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淮[J];法学评论;1989年03期

    8 孙光骏,李希慧;论绑架勒索罪的几个问题[J];法学评论;1998年01期

    9 李文峰;怎样区分绑架勒赎犯罪的既遂与未遂[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梅胜;新《刑法》第239条法律冲突辨析及修改意见[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宁;;试论绑架罪之客体与行为[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2 林金乐,杨晓芳;浅析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J];检察实践;2002年02期

    3 刘凌梅;绑架罪客观要件争议问题的再探讨——以绑架罪的犯罪客体为理论视角[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张韵声,陈祥军;析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之异同[J];法律适用;2003年08期

    5 郭秀梅;绑架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李婉秋;;绑架罪的构成浅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胡祥福;绑架罪若干问题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王文祖,申屠青;从两案看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9 孙勇;绑架勒索过程中又劫取财物行为的定性分析[J];人民检察;2005年05期

    10 张永清;绑架罪若干问题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怀滨;;背景线索对时空表征连续性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