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广州刑事律师网 > 法制新闻 >

《法制天地》

 


    (一)贴近群众,联系实际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加强公民的法制意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媒体在普法教育工作的作用举足轻重,《法制天地》栏目组在认识到自身作用的同时,明确自身定位,紧密结合普法形势,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在掌握大量丰富案例的基础上,制作了一系列专题节目,例如,2001年与市法院合办《庭审实录》、2002年与市检察院合办《反贪风暴》、2003年与市监狱局合办《大墙内外》、2004年与市司法局合办《司法零距离》、2005年与市检察院合办《检察官维权在线》。这些来栏目的开办既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又很好的宣传普及了法律知识,受到听众的喜爱,他们说,这种普法形式好,通俗易懂,趣味性强,而且说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事,很受启发。
     (二)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法制天地》节目除开通热线电话之外,还大量地收到听众来信,这些电话、信件当中,有进行法律咨询的,也有反映问题投诉的,工作人员在接听电话、接看来信的过程中,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答疑解惑。
    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有时候会让听众产生错误的认识,他们在遇到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候,往往过多的寄望于媒体。工作人员在听取听众的问题之后,总是耐心的回答他们的法律疑问,并且引导听众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不论多么新奇的案例,我们工作人员都把听众利益放在首位,决不抱着探奇,挖新闻的想法一味地追求曝光率。我们真诚也感动了听众,他们往往愿意接受我们地忠告,采取合法的正当渠道解决问题。
    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人们开始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但是《法制天地》并不是一味地,没有针对性的引导受众找律师,打官司。我们所说的法律途径还包括司法调解等一些有理、有节的法律手段。对于普通受众来说,打官司往往是最后的一步棋子,破坏了和为贵的中华传统。因此我们也在节目中多多的介绍司法调解的成功案例,让听众了解,法律途径的多样性,解决问题可以采取很多更有效,更实际可行的好办法。北京市首个诉前调解机制正式启动仪式,《法制天地》进行了现场直播,群众在了解了以往诉讼法律途径之后,有对非诉讼机制有所了解,很多听众还多次要求重播当天节目,希望更多的了解非诉讼调解。
    《法制天地》成功帮助了很多面临各种各样法律问题的听众,收到了大大小小的锦旗。这样的引导,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也为我国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2004年秋天,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法制天地》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宣传定位,加强了舆论引导,倡导和谐的法治文明,倡导听众不仅要合法,更要合理的解决问题。
    (三)宣传阵地建设的突破与创新
    在办好广播节目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展我们的宣传阵地。广播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它的时效性往往强于平面媒体,但是,它的转瞬即逝和不可保留性也给听众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考虑到这一点,《法制天地》积极拓展我们的宣传阵地。2005年初,《法制天地》与北京广播网合作,在网上推出《法制天地》网络版,听众在收听节目以后,可以登陆北京广播网,下载继续收听,这样不仅弥补了广播节目自身的不足,同时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四)各类典型的发现、培养、推广和宣传
    《法制天地》非常注重典型地推广、宣传。《法制天地》在北京市政法委举办的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单位评选,全国十佳民警评选活动中,积极参与宣传,制作了一系列的专题报道,树立典型,推进社会法治昌明。听众反映,把先进人物请到直播间直播,与听众直接交流,让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先进人物仿佛走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的事迹也更加生动感人。
    《法制天地》是一个紧跟时代形势的法制类栏目,我们不仅要为听众阐释法律问题,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对于新近颁布的法律法规,几位主持人经常进行探讨,以求得最好的法律宣传效果。对于听众的法律纠纷,法律咨询,我们也经常翻阅各种资料,不仅仅凭借经验,力求最有效得为听众服务。